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34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包括底座、开口和轴承,底座为顶部为弧面的结构,开口为圆柱型的槽,轴承为圆环型结构,开口开设在底座的前侧壁面靠近上方的位置,轴承位于开口内,轴承的前侧壁面与开口的前侧壁面位于同一平面,底座的后方设置有补油装置,所述补油装置包括油盒、输油管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通过注油管向油盒的内部注入润滑油,同时在内注入冷却油,当轴承在底座内被带动运转时,油盒内的润滑油会被棉条吸收,然后润滑油会慢慢的沿着上油管向上运动,再经过连接管后由输油管流入到轴承内部,使得轴承运转的更为流畅,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座是装在汽轮机汽缸本体或基础上用来支撑轴承的构件,轴承座分为: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
[0003]目前市场上的轴承座,润滑油需要定期加入,步骤繁琐,使用不便。为此,我们在这里提出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
[000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包括底座、开口和轴承,底座为顶部为弧面的结构,开口为圆柱型的槽,轴承为圆环型结构,开口开设在底座的前侧壁面靠近上方的位置,轴承位于开口内,轴承的前侧壁面与开口的前侧壁面位于同一平面,底座的后方设置有补油装置。
[0007]所述补油装置包括油盒、输油管和连接管,油盒为空心圆柱型结构,油盒位于底座的后方,油盒的前侧壁面与底座的后侧壁面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给润滑油的轴承座,包括底座(1)、开口(2)和轴承(3),底座(1)为顶部为弧面的结构,开口(2)为圆柱型的槽,轴承(3)为圆环型结构,开口(2)开设在底座(1)的前侧壁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位于开口(2)内,轴承(3)的前侧壁面与开口(2)的前侧壁面位于同一平面,底座(1)的后方设置有补油装置(4);所述补油装置(4)包括油盒(41)、输油管(42)和连接管(43),油盒(41)位于底座(1)的后方,油盒(41)的前侧壁面与底座(1)的后侧壁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输油管(42)镶嵌安装在油盒(41)的前侧壁面靠近上方的位置,输油管(42)贯穿了底座(1)的后侧壁面与底座(1)的内部连通,输油管(42)的前侧壁面与开口(2)的后侧壁面位于同一平面,连接管(43)的前侧壁面与输油管(42)的后侧壁面固定连接,连接管(43)位于输油管(42)内,上油管(44)为圆柱型结构,上油管(44)的上方与连接管(43)的后侧壁面固定连接,上油管(44)内设置有棉条(45),棉条(45)为可吸油材质,棉条(45)的前端位于输油管(42)内与轴承(3)相接触,棉条(45)的下端位于油盒(41)的内部下方,油盒(41)的后侧壁面设置有注油管(46),注油管(46)为管状结构,注油管(46)的内壁为螺旋结构,注油管(46)镶嵌安装在油盒(41)的后侧壁面中间位置,注油管(46)的前侧壁面与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辉黄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迪宜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