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遂生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透皮给药药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25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外用透皮给药药灸机,包括药液桶,药液回收盆。药液回收盆的接液盆高度高于药液桶10厘米。药液桶顶面下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药液循环泵、控制电路板及其按键、PTC电加热器。药液循环泵连接药液喷淋器。药灸在浴室内进行,药灸者脱去全身衣服,坐在药液回收盆内,双脚放在药液桶内,手持药液喷淋器,开启开关按键,药液桶内的药液在药液循环泵的驱动下,以每分钟26升的药液量,持续不断的喷洒在人体上,有如人体浸泡在大容量药液盆中。流经人体的药液又流回到药液桶,往复循环。药液桶中的PTC电加热器会根据药灸者设置的温度,自动恒温。药液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液的有效成分被皮肤细胞透皮吸收。细胞透皮吸收。细胞透皮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透皮给药药灸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产业,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外用透皮给药药灸机

技术介绍

[0002]祖国的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
。中医在传承、发展、完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艾灸、推拿、拔罐、按摩、膏药贴敷等疗法,其中灸法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也是国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艾灸也称为灸疗、灸法,是以艾为主要材料,在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病痛部位进行熏灼灸烤,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从而激发经气,温通气血,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2〕
[0003]艾叶是艾灸的主要材料,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3〕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艾叶的用途越来越广。艾叶煮水泡脚可温肺,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艾草提取物还对糖尿病和癌症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可抑制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发生,抗血小板的生成同时促进血管的舒张。艾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显著促进其免疫器官的发育
〔4〕

[0004]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尚无定论,现阶段国内研究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为艾灸作用机制与以下五个方面有关。1.局部刺激:灸疗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能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局部的温热刺激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将艾绒本身的药效、艾条中其它添加药材以及间隔物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艾灸还有近红外辐射作用,近红外辐射有很強的穿透力,使能量通过经络传导至远端直至病所,刺激穴位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力,使人体自身正常的生理机能得到恢复。2.经络调节: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灸疗对穴位的刺激会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调节作用。经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向内联络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向外联系着皮肤体表。灸疗时,通过经络系统会影响其他层次的生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循环感应,各层次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导致了生理的放大效应,这就是经络腧穴的放大性。另外还有外敏性、药物储存性。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人的整体机能保持良好运转。3.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艾灸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如果太低则可以使其升高,太高则又可以让其降低。艾灸的许多治疗作用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艾灸可通过增强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内移动,对局部免疫应答的诱导具有增强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能纠正异常免疫状态,延缓垂体

胸腺轴老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5〕
。4.药理作用:灸疗的主要原料“艾”的功能在灸疗中起了重要作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
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离开了艾,灸疗就不存在了。用现代药理解释,就是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5.综合作用: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效果。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合适的穴位,合适的药物以及用艾火的温热对局部进行刺激,这一系列的操作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是单一的简单步骤,缺少了其中任何

项都会失去原有的治疗效果。治疗作用也是综合的,艾火的温热及药物的药理作用集中在穴位上,并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调动经络调节作用,增强免疫功能,这些都是相辅相成、为整体所用的
〔6〕

[0005]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过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
……
,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所以与内治疗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7〕

[0006]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以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生作用
〔8〕
。皮肤吸收药物的主要途径为:一是透皮吸收,通过皮肤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者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其含水量与环境相对温度有关、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使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9〕

[0007]透皮给药的独特优点: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提供了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给药等
〔10〕
。现代外用制剂透皮给药,对药物透皮吸收机理及药理动力学;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透皮吸收的危险;透皮吸收的临床应用研究得很深入了
〔11〕
,我们借鉴了这些研究理念。
[0008]通过我们对以上艾灸作用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中药透皮给药的研究,以及我们在施灸过程的实践,我们认为艾灸有很好的疗效,诸多的益处,否则也不会在中医文化中传承至今,但是我们同时也认识到它有局限性和值得改进的方面:1.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有几百个穴位分布于这些经络之
上。传统灸疗只能施灸于人体的局部穴位,对局部穴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这些“局部”影响了艾灸的疗效,阻碍了艾灸的发展。2.“是通过艾火刺激”。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苯甲醛、苯酚、2,4

二甲基苯酚、CO2、CO、绿花白千层醇等芳香烃物质。艾烟中的芳香烃物质是一类毒性物质,其中芳香烃中的苯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作用最强。艾烟中含有的a

侧柏酮,如果大量接触会引起癫痫样惊厥。这些研究都表明艾烟可能会对于人体的中枢系统产生不良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艾灸”原理设计的中药外用透皮给药药灸机,包括药液桶(1),药液回收盆(12),其特征在于药液回收盆(12)中的接液盆(13)的高度高于药液桶(1)10厘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液桶(1),包括面壳(2),底壳(3),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面壳(2)的互相连通的,盛装药液的左小桶(10),右小桶(11),以及设置于面壳(2)顶面的显示屏及其控制电路板按键(4)。3.如权利要求2所述左右两个小桶(10)(11),其特征在于两个小桶之间顶面下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药液循环泵(5)、PTC电加热器(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液循环泵(5),其特征在于药液循环泵出液口(6)设置于面壳顶面中间位置,并用药液管(8)连接药液喷淋器(7)。5.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液回收盆(12),包括接液盆(13),导流板(14),挡液板(15),支撑腿(16),其特征在于支撑腿(16)支撑着接液盆(13);接液盆前面边沿下的导流板(14)插入药液桶后面边沿(18)内;接液盆内的药液可顺着导流板流入药液桶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外用透皮给药药灸机,其特征在于药灸是在浴室内进行;药灸者要脱去全身衣服,坐在接液盆(13)内,双脚放在药液桶的左右两个小桶(10)(11)内,手持药液喷淋器(7),开启开关按键(4),药液桶(1)内的药液在药液循环泵(5)的驱动下,以每分钟26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M三七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梁遂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