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02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顶盖和充电模块;盒体具有连接通道,盒体包括第二干涉面,充电模块安装在盒体中;顶盖包括转轴和连接体,连接体穿设于连接通道中,转轴能够相对于连接通道的壁面转动;沿转轴的轴向,干涉部的端面为第一干涉面,转轴与第一干涉面连接且转轴相对于第一干涉面凸出,第二干涉面朝向第一干涉面,第一干涉面能够与第二干涉面相互挤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机充电盒,顶盖转动时具有阻尼感,耳机充电盒的零部件总数少,组装方便,成本低,且用于产生阻尼感的结构占据耳机充电盒的内部空间小。阻尼感的结构占据耳机充电盒的内部空间小。阻尼感的结构占据耳机充电盒的内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耳机充电盒的顶盖在打开或合上过程中具有阻尼感,耳机充电盒的顶盖和盒体之间大多会采用带阻尼的铰链实现转动连接。然而设置铰链会增加充电盒的零部件总数,也会增加组装工序,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组装效率。部分耳机充电盒利用顶盖与盒体之间的干涉形成阻尼感,但其干涉部位设置不合理,占据较多的空间,影响其他核心零部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顶盖转动时具有阻尼感,耳机充电盒的零部件总数少,组装方便,成本低,且用于产生阻尼感的结构占据耳机充电盒的内部空间小。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用于容置耳机,所述盒体具有连接通道,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二干涉面;充电模块,安装于所述盒体中,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耳机充电;顶盖,所述顶盖包括转轴和连接体,所述转轴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壁面转动,所述连接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用于容置耳机,所述盒体具有连接通道,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二干涉面;充电模块,安装于所述盒体中,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耳机充电;顶盖,所述顶盖包括转轴和连接体,所述转轴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壁面转动,所述连接体包括干涉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干涉部的端面为第一干涉面,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干涉面连接且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干涉面凸出,所述第二干涉面朝向所述第一干涉面,所述第一干涉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干涉面相互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避让缺口,所述连接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避让缺口中,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避让缺口的端部壁面为所述第二干涉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充电模块的安装腔,所述连接体还包括间隔部,所述干涉部连接于所述间隔部朝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安装腔与外界环境通过所述避让缺口连通,所述干涉部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间隔部容置于所述避让缺口中;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间隔部的端面为间隔面,所述间隔面与所述第二干涉面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避让缺口的凹陷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干涉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干涉面竖直设置,随着所述顶盖的翻开,所述第一干涉面的顶端沿所述避让缺口的凹陷方向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彭久高师瑞文郭世文何桂晓曹磊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