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700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它包括:拉杆、套头、承压板和牵引线。所述拉杆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牵引线对应的“U”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牵引线依次穿过“U”形结构的空腔和套头,且外端固定连接形成环状;所述承压板与拉杆滑动连接;所述套头通过驱动件与所述承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驱动所述套头沿轴向运动;所述锚杆下端深入基岩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地震的破坏作用,且在震动后预应力松弛的情况下可通过拉紧牵引线和拧紧套头使锚杆达到震前的预紧效果;也能通过检测外伸牵引线的强度及时预警锚杆是否失效,从而分析锚固边坡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

技术介绍

[0002]在岩土工程领域中,锚杆作为最有效的支护形式之一,广泛运用于边坡、隧道等工程领域中。其中预应力锚杆是锚杆结构的一种类型,通过将危岩体或滑体锚固在基岩上达到支护效果。在支护过程中,需要施加一个预应力来维持危岩体或滑体的平衡,当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锚杆

砂浆界面力与锚头共同作用,将滑体紧紧拉在基岩上。
[0003]在工程领域中,锚固结构受到多种作用力,一些是比较小的动力作用,这些较小的动力作用,可以通过锚杆自身的锚固力加以抵抗并维持稳定。但是由于许多工程位于地震频发的地震带上,使锚固结构受到较大的地震动力作用。在受到强震作用时,锚杆结构先会进行抵抗,然后锚固端的锚杆

砂浆界面会逐渐脱粘,最后彻底破坏。同时,因为锚杆内部具有不可观测性,无法预料锚杆是否失效,是否依然发挥着锚固作用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一方面对地震作用进行抵抗和消能,另一方面需要将内部的锚固作用效果反映到外部锚头处,进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包括:
[0007]拉杆、套头、承压板和至少两根牵引线;
[0008]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牵引线对应的“U”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拉杆轴向设置,多个所述空腔沿所述拉杆的轴心线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牵引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腔内,其两端伸出所述空腔外;
[0009]所述承压板套设在所述拉杆外,并与所述拉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0]所述套头滑动安装在所述拉杆的上端,其顶部设有固定件,所述牵引线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套头和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牵引线,所述套头通过驱动件与所述承压板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承压板驱动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套头沿所述拉杆轴向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底部同轴设有半球形或者圆锥形结构的钻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容置腔。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杆的上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压板和套头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制动缓冲环和束线环,所述制动缓冲环和所述束线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套头的顶部,所述束线环分别与所述制动缓冲环和所述套头固定
连接;所述牵引线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束线环和所述制动缓冲环,并连接固定形成环状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束线环和所述制动缓冲环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牵引线对应的第三通孔组件和第四通孔组件,所述牵引线的两端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组件和所述第四通孔组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组件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组件设有两个圆台状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均沿所述拉杆的轴心线对称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板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其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间隙。
[001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空腔底部连通,并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牵引线滑动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牵引线对应的圆环组成的交线十字扣,为了防止牵引线之间相互摩擦缠绕,所述牵引线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圆环。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强震的破坏作用,且在地震后锚杆预应力松弛的情况下通过拉紧牵引线和拧紧套头使锚杆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达到震前的预紧效果;同时也能通过检测外伸牵引线的预紧力及时预警锚杆是否失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使用寿命较长,应用范围广,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锚杆实施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锚杆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拉杆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锚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束线环平面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动缓冲环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中,1、拉杆;11、空腔;12、安装空腔;13、容置腔;2、钻头;3、交线十字扣;31、圆环;4、牵引线;5、承压板;51、第二通孔;6、弹簧;7、套头;71、第一通孔;8、束线环;81、第三通孔;9、制动缓冲环;91、第四通孔;10、基岩;101、浆体;102为岩层分界面;103、滑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它包括:
[0031]拉杆1、套头7、承压板5和两根牵引线4;
[0032]所述拉杆1上设有与所述牵引线4对应的2个“U”形结构的空腔11,所述空腔11沿所述拉杆1的轴向设置,所述空腔11沿所述拉杆1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横截面为扇形;2个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底部连通,并形成
安装空腔12,所述安装空腔12内设有限位件3,并与对应的所述牵引线4滑动连接;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为两个圆环31相扣组成的交线十字扣,其中一个圆环31固定于所述安装空腔12;所述两根牵引线4设置在对应的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内,并分别穿过两个圆环31滑动连接,其两端伸出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外。
[0033]其中,所述拉杆1底部同轴设有钻头2,如图4所示,所述钻头2形状为半球形,为地震受力面,具有减弱地震的直径冲击作用,上表面超出拉杆1的部分为平面,为拉杆1受拉面,保证拉力的均匀和有效,所述钻头2主要起着定位、限位以及防止拉杆1拉出的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钻头还可以是圆锥形。
[0034]所述拉杆1最上端设有一容置腔13,用于保护从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伸出后聚拢的的两根牵引线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3为圆柱形空腔,它还可以为半球形空腔,其与拉杆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两端的出口靠近轴心线的边缘处倒圆角处理,用于减小所述牵引线4与所述“U”形结构的空腔11出口的摩擦,延长牵引线4的使用寿命。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针对不同的地貌和施工环境,可以增加所述牵引线4的数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套头、承压板和至少两根牵引线;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牵引线对应的“U”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拉杆轴向设置,多个所述空腔沿所述拉杆的轴心线对称设置,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底部相互连通,所述牵引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空腔内,其两端伸出所述空腔外;所述承压板套设在所述拉杆外,并与所述拉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套头滑动安装在所述拉杆的上端,其顶部设有固定件,所述牵引线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套头和所述固定件,并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牵引线,所述套头通过驱动件与所述承压板固定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承压板驱动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套头沿所述拉杆轴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底部同轴设有半球形或者圆锥形结构的钻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上端同轴设有一容置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杆的上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压板和套头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预紧/警的抗震预应力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制动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杰王亮清田建林朱林锋谭彬李庆岭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