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81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电流分流器包括防护盒与分流器,分流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护盒底部;防护盒包括内壳与外壳,内壳与外壳滑动连接,外壳与内壳通过抽拉形成一个容纳腔;内壳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导线孔,外壳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外导线孔,若干个内导线孔相邻两个间隔距离与外导线孔相邻两个间隔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通过在内壳与外壳侧壁均开设有相邻间距相等的导线孔,当无需安置多个分流器时,将内外壳闭合,此时内导线孔与外导线孔对齐;当需要额外安置分流器时,内外壳滑动构成一定容积的空腔供分流器放置,并通过内外壳表面磁铁磁吸固定此时内导线孔与外导线孔均用于导线连接。于导线连接。于导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装置
,具体涉及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

技术介绍

[0002]分流器是一种测量直流电流用的仪器,根据直流电流通过电阻时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的原理制成。在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中,往往一块电流表要配置多个分流器,以解决在较大测量范围都能保证要求的测量准确度问题。目前分流器大多没有配备防护装置,裸露安装,容易误触接线接口,导致分流器与引线出现搭接不牢固、松脱,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同时由于分流器工作中受到外部环境腐蚀、振动等因素,也会降低引线搭接牢固性。如果分流器与引线出现搭接松脱,会造成电路短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但若给多个分流器分别加装防护装置,会导致整体结构过于臃肿占用空间。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存放一种或多种分流器地防护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所述电流分流器包括防护盒与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护盒底部;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所述电流分流器包括防护盒(10)与分流器(20),所述分流器(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护盒(10)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10)包括内壳(11)与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2)与内壳(11)通过抽拉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内壳(11)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内导线孔(111),所述外壳(12)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外导线孔(121),若干个所述内导线孔(111)相邻两个间隔距离与外导线孔(121)相邻两个间隔距离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为一侧侧壁开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外壳(12)包括第一外延伸口(122),所述外壳(12)内部围成体积大小与内壳(11)体积大小相匹配,所述外壳(12)通过第一外延伸口(122)与内壳(11)镶嵌滑动连接,所述内壳(11)滑动方向上两端外沿设置有第一内磁铁(113),所述外延伸口(122)外沿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外磁铁(123),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通过第一内磁铁(113)与第一外磁铁(123)磁吸固定;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完全镶嵌时内导线孔(111)与外导线孔(121)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线孔(111)与外导线孔(121)数量相等,所述内导线孔(111)与外导线孔(121)内圈均包裹有硅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用微型电流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1)为一侧侧壁开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内壳(11)包括第一内延伸口(112),所述第一内延伸口(112)为内壳(11)与外壳(12)滑动时靠近外壳(12)的一端;所述内壳(11)内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4),所述第一延伸部(114)包括四个第一延伸板(1141),四个所述第一延伸板(1141)分别设置在内壳(11)内表面四壁,四个所述第一延伸板(1141)表面积大小分别于对应内壳(11)内壁面积大小相匹配,四个所述第一延伸板(1141)与第一内延伸口(112)通过合页连接,四个所述第一延伸板(1141)活动端均设有第二内磁铁(11411),所述第一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安岳名洋冯建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存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