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681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1
本申请公开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在所公开的系统中,烟气风机与吸附装置连通,吸附装置中设置有第一状态吸附剂,第一状态吸附剂用于与第一状态烟气反应,吸附装置与第一分离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排放装置与第一分离器的第一气体排出口连通,再生装置与第一分离器的第一吸附剂排出口连通;第一循环风机与吸附装置连通,第一循环风机的第一中心风可运输第二状态吸附剂和第二状态烟气至第一入口,再生装置与吸附装置连通。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存在物料循环率较低的问题。统存在物料循环率较低的问题。统存在物料循环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环保设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这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巨大。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会导致温室效应、海水溶解酸增加等问题,这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003]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未来我国减少碳排放和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但是实现捕集与封存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系统存在物料循环率较低的问题,这制约了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存在物料循环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所公开的系统包括吸附装置、烟气风机、第一循环风机、排放装置、再生装置和第一分离器,其中:
[0007]所述烟气风机所述吸附装置连通,用以将第一状态烟气输送至所述吸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装置(100)、烟气风机(200)、第一循环风机(310)、排放装置(400)、再生装置(500)和第一分离器(610),其中:所述烟气风机(200)与所述吸附装置(100)连通,用以将第一状态烟气输送至所述吸附装置(100)中,所述吸附装置(100)中设置有第一状态吸附剂,所述第一状态吸附剂用于与所述第一状态烟气反应,以得到第二状态吸附剂和第二状态烟气,所述吸附装置(100)与所述第一分离器(610)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排放装置(400)与所述第一分离器(610)的第一气体排出口连通,所述再生装置(500)与所述第一分离器(610)的第一吸附剂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310)与所述吸附装置(100)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310)的第一中心风可运输所述第二状态吸附剂和所述第二状态烟气至所述第一入口,所述再生装置(500)与所述吸附装置(100)连通,所述再生装置(500)用以将所述第二状态吸附剂转换为所述第一状态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100)包括第一反应段(110)和第二反应段(120),所述第一反应段(110)和所述第二反应段(120)连通,所述第一反应段(110)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状态吸附剂,所述烟气风机(200)和所述第一循环风机(310)均与所述第一反应段(110)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器(610)的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再生装置(500)均与所述第二反应段(1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除尘器(810)和第一通气管(1060),所述第一除尘器(810)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器(610)与所述排放装置(400)之间,所述第一通气管(106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除尘器(810)与所述排放装置(400)之间,所述第一通气管(10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循环风机(31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一冷却水进口(1071)和第一冷却水出口(1072),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1071)与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高军马吉亮张帅赵瑞廖海燕陈晓平高礼余学海刘毅李严甘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