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76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包括主体机构、外壳机构、长螺杆和螺母,所述主体机构的外部安装有外壳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的外侧设置有螺母;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模组,其设置于所述外壳机构的内部;塑料圆柱,其安装于所述模组的左右两侧;电流组工作面,其设置于所述模组的表面;电池组,其设置于所述模组的内部。该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方式,设置的主体机构通过设置的塑料圆柱可构成一层抗压结构,塑料结构可以有效的与外壳的铝筒配合,利用塑料的有效吸震特性,降低对模组震动损坏,在a向压力作用下,外壳面变形,圆柱面遭到破坏,由螺杆面支撑外壳面,防止遭到二次破坏。防止遭到二次破坏。防止遭到二次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组抗压结构
,具体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仓储、家庭、出行等方面的智能化,可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元化,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提供者,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用过程中,模组在受到挤压的时候,设置两重抗挤压结构,更加具有防御性,安全性,提高固定可靠性后的密封性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0003]市场上的一般模组的结构与外壳的结构,抗压的设置只有一层设置,在外壳受到挤压后,容易造成模组的工作失效,对模组上的导电体造成挤压破坏,轻则导致模组停止工作,严重则导致内部短路起火爆炸,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市场上的一般模组的结构与外壳的结构,抗压的设置只有一层设置,在外壳受到挤压后,容易造成模组的工作失效,对模组上的导电体造成挤压破坏,轻则导致模组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包括主体机构(1)、外壳机构(2)、长螺杆(3)和螺母(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外部安装有外壳机构(2),所述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长螺杆(3),所述长螺杆(3)的外侧设置有螺母(4);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模组(101),其设置于所述外壳机构(2)的内部;塑料圆柱(102),其安装于所述模组(101)的左右两侧;电流组工作面(103),其设置于所述模组(101)的表面;电池组(104),其设置于所述模组(10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圆柱(102)沿模组(10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塑料圆柱(102)设置有四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104)与模组(101)之间相贴合,且电池组(104)沿模组(10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极限抗压的双保险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计中陈道戈杨庆宏邓通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