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75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底部现场施工上部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位于地下的建筑物包括外墙、顶板、底板和施工装置,由位于两端的端段和位于中间的中间段组成,外墙包括纵墙和横墙,端段包括一个位于端部的横墙和位于两侧的两个纵墙,中间段包括位于两侧的纵墙;施工装置包括挖掘装置、位于建筑物顶部的吊挂装置和装配装置,挖掘装置挖掘底板底部的岩土,纵墙包括位于底板上方上下错位的孔,链刀通过孔包络底板,纵墙包括位于孔下方的下纵墙和孔上方的上纵墙,启动驱动装置,底板底部的链刀挖掘岩土,由下往上运行的链刀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实现建筑物的下沉作业,建筑物下沉到设定的深度。建筑物下沉到设定的深度。建筑物下沉到设定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施工
,具体是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大型地下建筑常用明挖法施工,明挖法需要先开挖基坑做支护,然后在基坑内浇筑或者装配地下建筑,需要做基坑临时支护和降水,工期长,造价高;目前采用链刀挖掘底部岩土,整体下沉的技术方案,无吊挂装置的下沉施工,由于地下建筑物自身载荷实在太重,有以下缺陷:易产生倾斜偏移,下沉时需要增设纠偏装置,而且一旦产生偏离,就很难实现纠偏;这么大的载荷压在底部链刀上,导致驱动装置功率太大,而且链刀极易拉断;下降速度很难控制;底部链刀的进刀量处于失控状态,极易损坏刀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位于地下的建筑物包括外墙、顶板、底板和施工装置,由位于两端的端段和位于中间的中间段组成,外墙包括纵墙和横墙,端段包括一个位于端部的横墙和位于两侧的两个纵墙,中间段包括位于两侧的纵墙;施工装置包括挖掘装置、位于建筑物顶部的吊挂装置和装配装置,挖掘装置挖掘底板底部的岩土,挖掘装置包括链刀和驱动装置,链刀包括链条和安装在链条上的刀,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的上方;纵墙包括位于底板上方上下错位的孔,链刀通过孔包络底板,纵墙包括位于孔下方的下纵墙和孔上方的上纵墙,上纵墙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下纵墙加链刀的厚度之和;建筑物通过施工装置在地面分段装配;通过吊挂装置将建筑物处于悬挂状态下,启动驱动装置,底板底部的链刀挖掘岩土,由下往上运行的链刀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实现建筑物的下沉作业,建筑物下沉到设定的深度,抽出链刀再完成后续施工,直至完成建筑物的全部施工。
[0005]所述的装配装置包括张拉装置,建筑物包括若干底板模块、中板模块、顶板模块、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建筑物的主要装配步骤如下:1)先通过吊挂装置将本段底板模块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采用张拉法将底板模块联接成一体,将底板模块搁在地面;2)再通过装配装置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之间、端墙模块之间、侧墙模块与端墙模块之间、底板模块与侧墙模块之间,以及底板模块与端墙模块之间联接成一体;3)通过吊挂装置将此段中板模块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采用张拉法将中板模块联接成一体,将中板模块搁在底层的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的顶部,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的顶部与中板模块的底部联接成一体;4)完成除顶板外的本段中间层施工;5)通过吊挂装置将本段顶板模块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采用张拉法将顶板
模块联接成一体,将顶板模块搁在顶层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的顶部,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和端墙模块的顶部与中板模块的底部联接成一体,至此,完成此段建筑物的装配;6)吊挂装置将建筑物处于悬挂状态,通过挖掘装置使建筑物完成下沉施工,抽出链刀灌浆直至完成全部施工。
[0006]所述的孔的包括入口刃板和斜面,当链刀携带大于孔和链刀之间间隙的岩土如鹅卵石或孤石时,通过入口刃板将其挤碎,或通过斜面将其挤至纵梁的外侧。
[0007]所述的建筑物下沉至设定的深度,当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和岩土对建筑物的摩擦力等于建筑物包括挖掘装置的自重时,处于临界状态,通过向建筑物加重,使建筑物在下沉过程中,始终处于悬挂状态。
[0008]所述的链刀包括链板,链板安装在链条上,刀安装在链板上,链刀由若干组呈锥状的条状链刀组成,条状链刀中的刀包括位于前端的头部刀、位于中间的中间刀和位于尾端的刮板,头部刀包括一把长刀,中间刀包括两把短刀,刮板的高度略低于头部刀和中间刀的高度,头部刀和中间刀挖掘岩土,刮板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前方。所述的吊挂装置包括钢绞线升降千斤顶, 若干钢绞线升降千斤顶是同步缓慢升降的,建筑物是在悬挂状态下下沉的,由于其自身的巨大自重,难以产生偏移。
[0009]所述的链刀挖掘岩土时,是通过控制吊挂装置的下降速度来满足不同的地质条件,当刀磨损时,在建筑物内部进行更换。
[0010]所述的建筑物包括端段和中间段以及相邻的中间段之间相接的接口,接口包括先沉的宽接口和后沉的窄接口,宽接口和窄接口分别位于相邻两段的左端和右端,端段包括端结构体和位于一端的端接口,中间段包括左接口、中间结构体和右接口;挖掘装置包括接口挖掘装置,接口挖掘装置包括宽接口挖掘装置和窄接口挖掘装置,宽接口挖掘装置挖掘宽接口底部的岩土,窄接口挖掘装置挖掘窄接口底部的岩土,宽接口挖掘装置中的链刀包络宽接口,窄接口挖掘装置中的链刀包络窄接口。所述的接口包括无底板接口,无底板接口的无底宽接口包括U型窄外墙和铅直外墙,铅直外墙包括铅直凹槽,宽接口挖掘装置包括U型窄外墙链刀和铅直外墙链刀,U型窄外墙链刀挖掘U型窄外墙底部的岩土,铅直外墙链刀挖掘铅直外墙底部的岩土;无底板接口的无底窄接口包括U型外墙,U型外墙包括U型凸台,窄接口挖掘装置包括U型外墙链刀,U型外墙链刀挖掘U型外墙底部的岩土,后沉的U型凸台相嵌在先沉的铅直凹槽内。
[0011]所述的接口包括有底板接口,有底板接口的有底宽接口包括U型宽外墙,U型宽外墙的内侧包括U型凹槽,宽接口挖掘装置包括U型宽外墙链刀,U型宽外墙链刀挖掘U型宽外墙底部的岩土;有底板接口的窄接口包括U型外墙,U型外墙包括U型凸台,窄接口挖掘装置包括U型外墙链刀,U型外墙链刀挖掘U型外墙底部的岩土,后沉的U型凸台相嵌在先沉的U型凹槽内。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挖掘装置的链刀在建筑物的底部循环,链刀不需要运行至顶部,有以下优点:顶部没有包络链刀,方便吊挂装置对建筑物进行吊起;特别是需要在高度方向分段施工时,下沉完一段,不需要断开链刀和拆除驱动装置;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结构,提高建筑物地面建造的施工速度,模块化装配施工可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吊挂装置,地下建筑物的自重由吊挂装置平衡,有下列优点:由于地
下建筑物自身极重,不可能产生偏离,所以无需纠偏装置;由于地下建筑物的自重不压在链刀上,所以驱动装置功率较小,链条拉力也较小,不易拉断;下降速度可控;可以通过控制进刀量来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在已施工端段4的基础上,通过施工装置3对中间段11进行下沉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建筑物1通过施工装置3在地面分段装配,分段下沉施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张拉装置3
‑2‑
1采用张拉法将底板模块1A联接成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钢绞线升降千斤顶3

1A将底板模块1A搁在地面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装配装置3

2通过吊挂装置3

1把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吊装,用螺栓螺母副把他们全部连接固定;图6是吊挂装置3

1将全部中板模块1B处于悬挂状态,并进行穿插钢绞线,张拉锚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中板模块1B与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其特征是位于地下的建筑物(1)包括外墙(2)、顶板(1

1)、底板(1

2)和施工装置(3),由位于两端的端段(4)和位于中间的中间段(11)组成,外墙(2)包括纵墙(2X)和横墙(2Y),端段(4)包括一个位于端部的横墙(2Y)和位于两侧的两个纵墙(2X),中间段(11)包括位于两侧的纵墙(2X);施工装置(3)包括挖掘装置(5)、位于建筑物(1)顶部的吊挂装置(3

1)和装配装置(3

2),挖掘装置(5)挖掘底板(1

2)底部的岩土,挖掘装置(5)包括链刀(7)和驱动装置(5

1),链刀(7)包括链条(7

1)和安装在链条(7

1)上的刀(7

2),驱动装置(5

1)安装在底板(1

2)的上方;纵墙(2X)包括位于底板(1

2)上方上下错位的孔(2X

1),链刀(7)通过孔(2X

1)包络底板(1

2),纵墙(2X)包括位于孔(2X

1)下方的下纵墙(2X1)和孔(2X

1)上方的上纵墙(2X2),上纵墙(2X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下纵墙(2X1)加链刀(7)的厚度之和;建筑物(1)通过施工装置(3)在地面分段装配;通过吊挂装置(3

1)将建筑物(1)处于悬挂状态下,启动驱动装置(5

1),底板(1

2)底部的链刀(7)挖掘岩土,由下往上运行的链刀(7)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实现建筑物(1)的下沉作业,建筑物(1)下沉到设定的深度,抽出链刀(7)再完成后续施工,直至完成建筑物(1)的全部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配装置(3

2)包括张拉装置(3
‑2‑
1),建筑物(1)包括若干底板模块(1A)、中板模块(1B)、顶板模块(1C)、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建筑物(1)的主要装配步骤如下:1)先通过吊挂装置(3

1)将本段底板模块(1A)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3
‑2‑
1)采用张拉法将底板模块(1A)联接成一体,将底板模块(1A)搁在地面;2)再通过装配装置(4)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1D)之间、端墙模块(1E)之间、侧墙模块(1D)与端墙模块(1E)之间、底板模块(1A)与侧墙模块(1D)之间,以及底板模块(1A)与端墙模块(1E)之间联接成一体;3)通过吊挂装置(3

1)将此段中板模块(1B)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3
‑2‑
1)采用张拉法将中板模块(1B)联接成一体,将中板模块(1B)搁在底层的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的顶部,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的顶部与中板模块(1B)的底部联接成一体;4)完成除顶板外的本段中间层施工;5)通过吊挂装置(3

1)将本段顶板模块(1C)处于悬挂状态,通过张拉装置(3
‑2‑
1)采用张拉法将顶板模块(1C)联接成一体,将顶板模块(1C)搁在顶层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的顶部,用螺栓螺母副将底层的侧墙模块(1D)和端墙模块(1E)的顶部与中板模块(1B)的底部联接成一体,至此,完成此段建筑物(1)的装配;6)吊挂装置(3

1)将建筑物(1)处于悬挂状态,通过挖掘装置(5)使建筑物(1)完成下沉施工,抽出链刀(7)灌浆直至完成全部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孔(2X

1)的包括入口刃板(2X
‑1‑
1)和斜面(2X
‑1‑
2),当链刀(7)携带大于孔(2X

1)和链刀(7)之间间隙的岩土(如鹅卵石或孤石)时,通过入口刃板(2X
‑1‑
1)将其挤碎,或通过斜面(2X
‑1‑
2)将其挤至纵梁(2X)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筑物(1)下沉至设定的深度,当地下水对建筑物(1)的浮力和岩土对建筑物(1)的摩擦力等
于建筑物(1)包括挖掘装置(5)的自重时,处于临界状态,通过向建筑物(1)加重,使建筑物(1)在下沉过程中,始终处于悬挂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链刀(7)包括链板(7

3),链板(7

3)安装在链条(7

1)上,刀(7

2)安装在链板(7

3)上,链刀(7)由若干组呈锥状的条状链刀(8)组成,条状链刀(8)中的刀(7

2)包括位于前端的头部刀(8

1)、位于中间的中间刀(8

2)和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天杨徐杭杰严佳佳刘长宝臧延伟王燏斌王树生邬紫珊
申请(专利权)人:王燏斌王树生江苏速升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