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73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及方法,在带电源供电装置的海上生产处理平台与无电源供电装置的海上生产处理平台之间连接有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包括海洋柔性软管及与之配套的连接装置、伴热电缆以及与之配套的连接装置;海洋柔性软管为多层组合结构,包括软管骨架层,软管骨架层外布置伴热电缆,根据伴热电缆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分散型海洋柔性软管和紧凑型海洋柔性软管。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热量,对海底管道进行连续伴热,保障海底管道安全运行;还可根据具体工况要求在主动伴热模式和电力输送模式之间切换。该方法效率高、可操作性强、高亢余度、高灵活性且成本较低,与常规钢管伴热相比在地形适应性、耐腐蚀性、保温性、可回收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回收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回收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油气输送伴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上油、气田不断向深水开发,水合物堵塞、易凝油胶凝、石蜡沉积等流动保障问题层出不穷,对于保障超稠油及高含蜡原油的安全输送技术需求迫切,管道输送工艺(尤其是主动伴热技术)的选择在深水海洋石油开发中显得至关重要。
[0003]传统流动保障措施如添加抑制剂、降压、掺稀掺水、流体置换等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应对海上特稠油、高凝油输送以及水合物预防等难题,降低流动安全风险,专利(CN201606617U、CN102016000592137A、US10125223B1、EP18176118A1等)基于集输钢管的主动加热技术以保障海底管道安全运行。该方法具有伴热效率高、应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势。
[0004]然而,在深海苛刻的工作环境下,钢管的铺设和维修都比较困难,除此之外深海复杂的流体环境使得钢管腐蚀问题层出不穷,对其在海底集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带电源供电装置的海上生产处理平台与无电源供电装置的海上生产处理平台之间连接有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所述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包括海洋柔性软管及与之配套的连接装置、伴热电缆以及与之配套的连接装置,所述带电源供电装置的海上生产处理平台设有电源和变电装置;所述海洋柔性软管为多层组合结构,包括软管骨架层,软管骨架层外布置伴热电缆,根据伴热电缆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分散型海洋柔性软管和紧凑型海洋柔性软管;所述分散型海洋柔性软管将伴热电缆布置于内层护套与保温层之间,并用隔套固定,相邻伴热电缆之间布置测温光纤;所述紧凑型海洋柔性软管将伴热电缆替代部分抗拉铠装层缠绕布置,相邻伴热电缆之间布置测温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电缆分为4组,每组3根,经由电源端变电装置引出,以星型方式在尾端相互连接并接地,所述伴热电缆由连接装置串联增加伴热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电缆由外而内包括加强护套、金属护套、绝缘护套、金属芯线、测温光纤;所述伴热电缆选用60%IACS耐热铝合金为发热体,采用硅橡胶绝缘,所述伴热电缆与电源和变电装置连接,能连续地调节功率;光纤测温主机与所述电源、测温光纤组成测温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能在主动伴热和电力输送两种模式之间切换;4组伴热电缆相互并联连接,并能切换使用;电流输入和输出分别装有开关和保险丝,各电缆连接处也设有保险丝,伴热电缆连接装置处都做接地处理。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海洋柔性软管电缆伴热装置实现主动伴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电源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茅磊向鹏王旭洲王耀之祝鹏潘毅涛张创孙华锋谢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龙啸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