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口科包括耳、鼻、口等部位,是人体比较容易发病的部位,外耳道异物在日常生活时有发生,大多需要借助工具将异物取出,一般使用传统的异物钳将异物取出,由于人力因素容易使得将异物夹碎,增加了取出的难度,若是有虫子进入耳道时,不易将虫子取出,还可能使得虫子处于越夹越深的情况,对耳道产生不良影响,且还需要一手持着照明灯,一手持着异物钳,操作起来十分不便。
[0003]因此,根据上述出现的情况,市场上需要设计出一种具有照明功能和操作方便的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和操作方便的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传统的异物钳将异物取出,由于人力因素容易使得将异物夹碎,增加了取出的难度密,且还需要一手持着照明灯,一手持着异物钳,操作起来十分不便的缺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耳鼻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和照明灯(2),外壳(1)上设有照明灯(2);撑开机构(4),外壳(1)上设有撑开机构(4);拨块(3),撑开机构(4)上设有拨块(3);保护机构(5),外壳(1)上设有保护机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撑开机构(4)包括:第一吸取管(41),外壳(1)上设有第一吸取管(41);第一弹簧(42),第一吸取管(41)上连接有第一弹簧(42);压盘(43),第一弹簧(42)上设有压盘(43),压盘(43)与拨块(3)配合;拉套(46),第一吸取管(41)和外壳(1)之间滑动式设有拉套(46);圆环(44),拉套(46)上有圆环(44),圆环(44)与拨块(3)转动式连接;第一扭力弹簧(45),圆环(44)上绕有四根第一扭力弹簧(45),第一扭力弹簧(45)两端分别与拨块(3)和圆环(44)连接;第二弹簧(47),圆环(44)中间与压盘(4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7);第一固定套(48),外壳(1)内部设有第一固定套(48);第一滑块(49),第一固定套(48)下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49),第一滑块(49)与拉套(46)接触;第三弹簧(410),第一固定套(48)两侧均绕有第三弹簧(410),第三弹簧(410)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48)和第一滑块(49)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保护机构(5)包括:滑套(51),外壳(1)上滑动式设有滑套(51);转筒(53),外壳(1)上转动式设有转筒(53);圆盘(54),外壳(1)内部滑动式设有圆盘(54),圆盘(54)与转筒(53)螺纹式连接;拉块(52),圆盘(54)和滑套(51)之间连接有两个拉块(52),拉块(52)与外壳(1)滑动式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过滤机构(6),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吸取管(61),第一吸取管(41)上设有第二吸取管(61);放置框(62),外壳(1)上转动式设有放置框(62);过滤罐(63),放置框(62)上下两侧均放置有过滤罐(63),下侧的过滤罐(63)与第二吸取管(61)配合;滤芯(64),过滤罐(63)内部设有两个滤芯(6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吸取机构(7),吸取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框(73),外壳(1)内部第一固定框(73);气囊(71),第一固定框(73)上设有气囊(71),气囊(71)与第一固定套(48)上侧固定连接,气囊(71)与下侧的过滤罐(63)配合;第四弹簧(72),气囊(71)内部连接有第四弹簧(72);压杆(74),第一固定框(73)上滑动式设有压杆(74),压杆(74)与气囊(71)接触;
第五弹簧(75),压杆(74)上绕有第五弹簧(75),第五弹簧(75)两端分别与压杆(74)和第一固定框(73)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鼻口科用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喷涂机构(8),喷涂机构(8)包括:导液管(81),第一吸取管(41)内部和第二吸取管(61)内部之间连接有导液管(81);喷头(82),导液管(81)和第一吸取管(41)之间设有喷头(82),喷头(82)与圆环(44)和压盘(43)滑动式连接;第二固定框(84),外壳(1)内部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框(84);储液罐(85),两个第二固定框(84)之间设有储液罐(85);软管(83),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