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筒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46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艾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小筒灸,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顶端安装有筒柱,且筒身的底部连接有筒座,所述筒座的侧壁固定有控制开关,且筒座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筒座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靠近充电接口的下方开设有通道,且固定座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腔槽,所述腔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座、封板、腔槽和第二弹簧等结构的配合,可对通道进行闭合或开启,闭合后可实现充电接口的保护,有效的防止了烟尘或水汽的侵蚀,且开启充电时可将插头夹紧在通道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小筒灸


[0001]本技术属于艾灸
,具体涉及智能小筒灸。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数种。
[0003]在专利号为CN201921795051.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小筒灸,该装置通过采用电加热的智能控制模式,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未对筒座底部的充电接口进行保护,由于充电接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在艾灸的过程中,容易堆积烟尘颗粒或进水受潮,不仅加快了老化程度,且影响充电时的安全性,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小筒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未对筒座底部的充电接口进行保护,影响安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小筒灸,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顶端安装有筒柱,且筒身的底部连接有筒座,所述筒座的侧壁固定有控制开关,且筒座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筒座的底部中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小筒灸,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3),所述筒身(3)的顶端安装有筒柱(1),且筒身(3)的底部连接有筒座(6),所述筒座(6)的侧壁固定有控制开关(4),且筒座(6)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筒座(6)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固定座(5)的内部靠近充电接口(12)的下方开设有通道(15),且固定座(5)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腔槽(14),所述腔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固定有封板(11),所述封板(11)延伸至通道(15)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硅胶垫(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筒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3)的侧壁安装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远离筒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艾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