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632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包括柔性的管套,管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同轴连接调节套,调节套的内壁上环设螺纹,调节套上还开设与螺纹平行的滑槽,所述调节套中设置与螺纹适配的螺柱,螺柱的侧壁上径向设置穿出滑槽的拨动杆,螺柱朝向第二端的端面上同轴连接传动轴;所述管套中还滑设导丝,导丝的一端与传动轴同轴且可转动连接,导丝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一片测量尺,所述测量尺与导丝可翻转连接,测量尺上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导环,测量尺的滑动配合的穿过导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对内窥镜对病人病变处大小的精确测量。的精确测量。的精确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然而,现有内窥镜不具备准确测量病变处大小的功能,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根据病变大小进行合理的治疗手段的安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能够对病变处的大小进行准确测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包括柔性的管套,管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同轴连接调节套,调节套的内壁上环设螺纹,调节套上还开设与螺纹平行的滑槽,所述调节套中设置与螺纹适配的螺柱,螺柱的侧壁上径向设置穿出滑槽的拨动杆,螺柱朝向第二端的端面上同轴连接传动轴;所述管套中还滑设导丝,导丝的一端与传动轴同轴且可转动连接,导丝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一片测量尺,所述测量尺与导丝可翻转连接,测量尺上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导环,测量尺的滑动配合的穿过导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为圆柱形,刻度尺环设于测量尺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远离导丝一端为光滑的半球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杆的外侧端上连接拨动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上具有若干沿测量尺长度方向依序设置的辨识色块,所述的辨识色块与刻度尺上的每一个测量区间一一对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远离导丝的一端上设置有能够防止测量尺退出导环的限位凸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外部箍设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平齐于管套的外表面设置。
[0012]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病人病变处进行大小测量时,工作人员将本实用插入至内窥镜的钳道管中并由此前进至病灶处,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拨动拨动杆使得拨动杆在滑槽中滑动,随着拨动杆的滑动,螺柱发生转动,进而在调节管中轴向移动,随着螺柱的轴向移动,与螺柱连接的连接杆也随之发生移动,随即连接杆驱使与其可转动连接的导丝在管套中轴向移动。而随着导丝的移动,设置在导丝端部的测量尺被导丝推出管套,在测量尺被推出管道的过程中,因为导环的约束,测量尺向外发生翻转。当拨动杆滑动到滑槽最靠近第一端的位置时,测量尺展开到位,此时医护人员即可通过操作内窥镜使得测量尺移动至病变处,并通
过内窥镜上的观察镜头观察到测量尺所测量出的病变处大小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拧转管套实现测量尺的转动,进而对病人病变处的长宽进行准确测量。
[0013]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对内窥镜对病人病变处大小的精确测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测量尺展开后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00.管套110.第一端120.第二端200.调节套210.螺纹220.滑槽300.螺柱310.拨动杆320.传动轴330.拨动块400.导丝500.测量尺510.刻度尺520.辨识色块530.限位凸环600.导环700.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管套100,该管套具有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其中,第一端上同轴连接有一个调节套200,该调节套为硬质材料制成,在调节套的内壁上螺设有螺纹210,另外,在调节套中则开设有与螺纹平行的滑槽220。于此同时,在调节套的内部设置有一个与调节套中螺纹适配的螺柱300,该螺柱的侧壁上径向设置有一根通过滑槽穿出至调节套外部的拨动杆310。在螺柱朝向第二端的端面上连接有一根与其同轴的传动轴320,该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一条滑动配合的插接于管套中的导丝400,该导丝的一端与传动轴之间为同轴且可转动连接。导丝的另一端上则设置有一片测量尺500,该测量尺为硬质材料制成且与导丝之间为可翻转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测量尺与导丝之间可以为铰接或者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橡胶材料进行连接。另外,该测量尺上设置有沿着测量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刻度尺510。最后,为了使测量尺被顶出时每次翻转的角度一定,以保证测量尺上的刻度所测得的长度数值准确,在第二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供测量尺滑动配合的插入的导环600,当测量尺在伸出管套过程中,测量尺因为受到导环约束而翻转角度逐渐变大,最终实现测量尺的翻转展开。此外,在结合检测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测量尺的长度在2~3cm之间为最优选项。
[0019]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医护人员能够全方位的观察到测量尺上的刻度尺,以便于后续测量病变处的尺寸,测量尺为圆柱形,而刻度尺则环设于测量尺的表面。
[0020]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少转动刻度尺时患者的痛苦,刻度尺前端呈光滑的半球状。
[0021]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拨动拨动杆,拨动杆的外侧端上连接有拨动块330。
[0022]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以及区分刻度尺上
的刻度数值,在测量尺上还具有若干沿着测量尺长度方向依序设置的辨识色块520。具体的,每一块辨识色块与刻度尺上长度为1mm的测量区间一一对应。另外,为了便于辨识,每一块辨识色块的颜色都不相同。
[002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测量尺退回至管套中时因为其退回过多而退出导向环,在测量尺远离导丝的一端上设置有突出的限位凸环530。
[0024]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管的第二端因为长时间的受力而导致管套出现扩张的情况,在第二端的外部固设有一圈加强环700。而为了防止加强圈刮伤人体,加强圈平齐于管套的外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的管套,管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同轴连接调节套,调节套的内壁上环设螺纹,调节套上还开设与螺纹平行的滑槽,所述调节套中设置与螺纹适配的螺柱,螺柱的侧壁上径向设置穿出滑槽的拨动杆,螺柱朝向第二端的端面上同轴连接传动轴;所述管套中还滑设导丝,导丝的一端与传动轴同轴且可转动连接,导丝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一片测量尺,所述测量尺与导丝可翻转连接,测量尺上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第二端的内侧壁上还设置导环,测量尺的滑动配合的穿过导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用病变大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为圆柱形,刻度尺环设于测量尺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蒋群宁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