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热浓缩工艺成熟、安全可靠、可处理高浓度含盐废水,是目前高盐废水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相关技术中,为降低含盐废水与蒸汽的温差,通常设置预热器对废水进行预热以提高废水温度,降低废水和蒸汽之间的温差,废水蒸发形成的高温蒸汽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大量的低温循环冷却水换热形成液态水。但是相关技术中采用预热器对废水预热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在利用冷凝器对高温蒸汽冷凝时,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导致热浓缩系统的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可以利用废水蒸发形成的高温蒸汽对废水进行预热,同时利用废水降低高温蒸汽的温度,以减少冷却水的用量,降低热浓缩系统的运行成本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壳体具有在其宽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壳体具有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具有蒸汽进口,所述底板上具有冷凝水出口;冷凝管组件,所述冷凝管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凝管组件具有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流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冷却水进口相对,所述冷却水流道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水出口相对;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穿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预热管相对所述冷却水流道邻近所述蒸汽进口,所述预热管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预热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预热管适于通入待预热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组件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均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端板邻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液流腔,所述第二端板邻近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并与所述第二侧板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液流腔,所述壳体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第一端板夹设在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端板夹持在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前侧板围成允许蒸汽通过的气流腔,所述冷却水进口适于向所述第一液流腔注入冷却水,所述第一液流腔内的冷却水适于从所述冷却水出口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组件还包括多个冷凝管,每个所述冷凝管形成一个冷却水通道,多个所述冷凝管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上具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冷凝管的第一端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二端板上具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冷凝管的第二端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一液流腔内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冷凝管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流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组件还包括前盖板、顶盖板和底盖板,所述前盖板、所述顶盖板和所述底盖板均连接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顶盖板和所述底盖板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且间隔开,所述顶盖板、所述底盖板、所述顶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华,黄龙,彭建华,郭红兵,徐建炎,陈宋璇,孙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