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95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并公开了具有该联合稳定控制方法的设备,其中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通过测量系统内节点的电阻、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来分别确定最远距离节点对和关键支路节点对,依靠上述两种节点对特征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来识别电网所处的运行状态,并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该方法利用相频轨迹凹凸特性本身的特点,增加了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的敏捷性与可靠性。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的敏捷性与可靠性。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的敏捷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广域特征节点对响应信息的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受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机组大规模并网、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量投运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特性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我国电网功角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离线计算、实施匹配”控制模式,难以应对一些与预设控制策略表匹配误差较大的实际故障工况,安稳控制措施失效,最终甚至导致系统解列,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在线评估系统功角暂态稳定并在预判系统即将失稳时及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使系统恢复功角稳定,防止故障事态进一步扩大。
[0003]主干输电网广泛配置广域测量系统WAMS可提供丰富的大扰动暂态响应信息,为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实时稳定分析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诸多稳定性预判方法中,基于响应轨迹特征的稳定判别具有判据构成简单、判别速度快以及判别准确性高等技术优点被广泛关注。此类暂态稳定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测量系统内每个节点的电压相位,依据所述每个节点的电压相位,识别最远距离节点对;测量系统内每条支路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并依据所述电压幅值和所述电压相位计算每条支路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依据所述每条支路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识别关键支路节点对;提取所述最远距离节点对的相位差和频率差,提取所述关键支路节点对的相位差和频率差;依据所述关键支路节点对的频率差和最远距离节点对的频率差的变化,判断电力系统是否暂态稳定;如果电力系统处于功角失稳的情况,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关键支路节点对和最远距离节点对的相

频采样滤波数据分别进行二次曲线拟合,获得当前时刻的分段拟合相频轨迹;计算所述最远距离特征节点对和所述关键支路节点对的相频轨迹的凹凸系数;依据所述最远距离特征节点对和所述关键支路节点对的相频轨迹的凹凸特性,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功角失稳;如果电力系统发生功角失稳,则对电力系统采取紧急切机切负荷以及直流功率控制的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开始前需要等待预设时间后开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内每个节点的电压相位,依据所述每个节点的电压相位,识别最远距离节点对的步骤,具体包括:测量系统内每个节点的电压相位;将所述每个节点按照其电压相位的大小进行排序,取所述电压相位最大的节点和电压相位最小的节点作为最远距离节点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每条支路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识别关键支路节点对的步骤,包括:将每条支路的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取所述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最小的支路作为关键支路,所述关键支路两边的节点作为关键支路节点对。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力系统联合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化支路暂态输电能力指数sBTTC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下标m、n分别表示支路BR
mn
两端量测节点,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孙华东曲仝陈怡君李惠玲吕思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