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92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太阳能,太阳能采集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机构、与太阳能采集机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于传送动机构上的角度调整机构;储能装置,其与太阳能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储存太阳能;热能传输装置,其与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传输热能,热能传输装置包括散热机构以及与散热机构相连接的第一热量传输机构和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第一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待供暖区域内,用于检测待供暖区域的温度;第二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太阳能采集机构上,用于检测当前太阳照射方向的方位角。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中控单元,用以根据待供暖室的实时温度和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调节各部件运行参数。部件运行参数。部件运行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供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建筑是一种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建筑,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动太阳能采暖技术,利用被动式太阳房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
[0003]现有技术关于兼具蓄热功能和供暖功能的技术,未提及优化控制策略,本质上仍是一种蓄热装置,仅仅依靠该蓄热装置无法独立实现用户采暖需求。更重要的是该装置的将集热与蓄热集成为了一个大体积蓄热箱,而且只能设置单排储热单元,且储热单元与隔热材料之间需要设置空气流动的空腔,占用较大空间。严重限制了其在多层建筑中个体用户的分布式独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可以解决无法根据供暖区域温度变化情况实时调控热能传输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太阳能,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机构、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动机构上的角度调整机构;储能装置,其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储存太阳能;热能传输装置,其与所述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传输热能,所述热能传输装置包括散热机构以及与散热机构相连接的第一热量传输机构和第二热量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用于向当前散热机构传递热量,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用于向下一散热传输机构传递热量;第一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待供暖区域内,用于检测所述待供暖区域的温度;第二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上,用于检测当前太阳照射方向的方位角;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热能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待供暖室的实时温度和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调节各部件运行参数;当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对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面积进行调节,其中,当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低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提高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当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降低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的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低于预设值时,中控单元获取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当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高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
构降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和增加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当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低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控制所述传动机构升高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的当前太阳照射方向的方位角,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对太阳能采集机构的采集角度进行调节,和增加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环形壳体,设置于所述环形壳体内壁的封孔板,以及与所述封孔板相连接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封孔板,所述环形壳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向待供暖区域散热,其中,封孔板的长度度略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中控单元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中控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取的待供暖区域温度d,与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相比较,对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进行进行调节,其中,当d≤W1,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S增加至S1,设定S1=S
×
(1+(W1

d)/W1);当W1<d<W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待供暖区域温度符合预设标准当d>W2,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S缩小至S2,设定S2=S1=S
×
(1+(d

W2)/W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设定第一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1,第二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2。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散热面积标准值S0,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散热面积Si与预设散热面积标准值S0相比较,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当Si≥S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参数F1至F11,设定F11=F1
×
(1

(Si

S0)/S02);当Si<S0,所述中控单元增加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参数F1至F12,设定F12=F1
×
(1+(S0

Si)/S02);其中,i=1,2。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获取预设时间t内,所述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值

d,中控单元获取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V,设定V=

d/t,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时,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实时获取的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V

与中控单元预设温度变化率P相比较,对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电磁阀开口面积和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电磁阀开口面积进行调节,其中,当V

≤P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的采集角度进行调节;当P1<V

<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H升高至H1,设定H1=H
×
(1+(V
’‑
P1)
×
(P2

V

)/(P1
×
P2)),同时增加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1至K11,缩小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2至K21;当P2≤V

≤P3,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符合预设标准;当V

>P3,所述中控单元判定降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H至H2,设定H2=H
×
(1

(V
’‑
P3)/P3)),同时增加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2至K22,缩短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1至K1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温度变化率P,设定第一预设温度变化率P1、第二预设温度变化率P2、第三预设温度变化率P3。
[0009]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上的第一角度调节器,其用于调节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横向采集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与太阳能采集机构相连接的第二角度调节器,其用于调节太阳能采集机构纵向采集角度,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的采集角度进行调节时,中控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获取当前太阳照射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θ1,和当前太阳照射方向与竖直面形成的角度θ2,对太阳能采集板横向采集角度和纵向采集角度进行调节,其中,当θ1≥θ10,所述中控单元将横向采集角度Y1增加至Y11,设定Y11=Y1
×
(1+(θ1

θ10)/θ10);当θ1<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太阳能,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机构、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动机构上的角度调整机构;储能装置,其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储存太阳能;热能传输装置,其与所述储能装置相连接,用于传输热能,所述热能传输装置包括散热机构以及与散热机构相连接的第一热量传输机构和第二热量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用于向当前散热机构传递热量,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用于向下一散热传输机构传递热量;第一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待供暖区域内,用于检测所述待供暖区域的温度;第二检测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上,用于检测当前太阳照射方向的方位角;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太阳能采集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热能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待供暖室的实时温度和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调节各部件运行参数;当所述中控单元根据获取的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对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面积进行调节,其中,当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低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提高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当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高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降低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当所述中控单元获取的待供暖区域的实时温度低于预设值时,中控单元获取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当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高于预设值,中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传动机构降低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和增加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当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低于预设值,中控单元控制所述传动机构升高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的当前太阳照射方向的方位角,通过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对太阳能采集机构的采集角度进行调节,和增加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环形壳体,设置于所述环形壳体内壁的封孔板,以及与所述封孔板相连接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封孔板,所述环形壳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用于向待供暖区域散热,其中,封孔板的长度度略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中控单元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中控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取的待供暖区域温度d,与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相比较,对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进行进行调节,其中,当d≤W1,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S增加至S1,设定S1=S
×
(1+(W1

d)/W1);当W1<d<W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待供暖区域温度符合预设标准当d>W2,所述中控单元将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S缩小至S2,设定S2=S1=S
×
(1+(d

W2)/W2);其中,所述中控单元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设定第一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1,第二预设待供暖区域温度W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预设散热面积标准值S0,中控单元根据调节后的散热面积Si与预设散热面积标准值S0相比
较,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当Si≥S0,所述中控单元降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参数F1至F11,设定F11=F1
×
(1

(Si

S0)/S02);当Si<S0,所述中控单元增加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动力参数F1至F12,设定F12=F1
×
(1+(S0

Si)/S02);其中,i=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零排放智慧储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获取预设时间t内,所述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值

d,中控单元获取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V,设定V=

d/t,当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增加所述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时,所述中控单元根据实时获取的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率V

与中控单元预设温度变化率P相比较,对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电磁阀开口面积和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电磁阀开口面积进行调节,其中,当V

≤P1,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对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的采集角度进行调节;当P1<V

<P2,所述中控单元判定所述太阳能采集机构高度H升高至H1,设定H1=H
×
(1+(V
’‑
P1)
×
(P2

V

)/(P1
×
P2)),同时增加所述第一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1至K11,缩小所述第二热量传输机构的电磁阀阀口开口面积K2至K21;当P2≤V

≤P3,所述中控单元判定当前待供暖区域温度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优罗卫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迪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