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装车车道识别的自动扳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线,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装车车道识别的自动扳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扳道长指扳开铁轨道岔,便于火车转轨,也叫扳道岔。在物品生产或物流过程中,常出现因不同需要对货物进行分道运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输送到缺少一种方便好用的扳道装置,无法实现装车车道识别及快速变道功能,不满足实用需要。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装车车道识别的自动扳道装置,包括溜槽、输送带、电动推杆、驱动臂、龙门架、旋转轴承端、阻挡臂、连接部、导向皮带机、皮带锟一、皮带锟支架、中间架、装车机构、皮带锟二,输送带一端设有龙门架,龙门架顶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驱动臂,驱动臂一端设有电动推杆,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阻挡臂相连,阻挡臂端部通过旋转轴承端连接在龙门架一端,实现阻挡臂绕旋转轴承端旋转移动;
[0005]输送带包括中间架,中间架为长型的矩形架体,架体呈起点低、末端高的上坡式结构,位于起点处设有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车车道识别的自动扳道装置,包括溜槽(1)、输送带(2)、电动推杆(3)、驱动臂(4)、龙门架(5)、旋转轴承端(6)、阻挡臂(7)、连接部(8)、导向皮带机(9)、皮带锟一(10)、皮带锟支架(11)、中间架(12)、装车机构(13)、皮带锟二(1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一端设有龙门架(5),所述龙门架(5)顶部通过轴承座安装有驱动臂(4),所述驱动臂(4)一端设有电动推杆(3),另一端通过连接部(8)与阻挡臂(7)相连,所述阻挡臂(7)端部通过旋转轴承端(6)连接在龙门架(5)一端,实现阻挡臂(7)绕旋转轴承端(6)旋转移动;所述输送带(2)包括中间架(12),中间架(12)为长型的矩形架体,架体呈起点低、末端高的上坡式结构,位于起点处设有皮带锟二(14),皮带锟二(14)两端通过轴承连接中间架(12),所述架体的末端设有皮带锟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炜,陆洪正,杨振东,刘锋,吴丽华,王义祥,黄旭光,张勇,黄青朋,童义,于汪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黄平尖峰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