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72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包括调节池、高位水箱、和溢流水箱。沿污水流动方向,调节池、高位水箱、溢流水箱和后续污水处理设施依次连通,调节池内设提升泵,以将调节池内污水提升至高位水箱。高位水箱和溢流水箱之间设高位排水阀。溢流水箱上设溢流口,溢流口连接调节池,溢流口高度低于高位水箱液位且高于后续污水处理设施液位。溢流水箱和后续污水处理设施之间设低位排水阀,溢流水箱向后续污水处理设施排入污水流量小于高位水箱向溢流水箱排入污水流量。溢流水箱内因流量差产生的污水由溢流口回流至调节池。其有益效果是,将提升泵排出的大流量污水转化为向后续污水处理设施排入的恒定连续小流量污水。理设施排入的恒定连续小流量污水。理设施排入的恒定连续小流量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伴而来的是愈发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而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仍未得到合理解决。
[0003]相对于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而言,现有的市售水泵的工况流量大都远大于农村污水处理所需的流量参数,导致水泵的流量工况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量并不匹配。若水泵将大流量污水直接排入后续污水处理设施,则后续污水处理设施将超负荷运行,且整个系统将以间歇方式运行带来系统闲置率增加,若水泵以低于正常工况下的恒定小流量的排水方式运行,则易使水泵受损,且易导致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和控制难度增大。因此,面对现有水泵的流量工况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量不匹配的现状,亟需一种能够以恒定连续小流量的方式向后续污水处理设施通入污水的进水恒流缓冲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水恒流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高位水箱(2)和溢流水箱(3);沿污水的流动方向,所述调节池(1)、所述高位水箱(2)、所述溢流水箱(3)和后续污水处理设施(4)依次连通;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提升泵(11),所述提升泵(11)用于将所述调节池(1)内的污水提升至所述高位水箱(2);所述高位水箱(2)和所述溢流水箱(3)之间设置高位排水阀(221),所述高位排水阀(221)用于调节所述高位水箱(2)向所述溢流水箱(3)排入的污水流量;所述溢流水箱(3)上设置溢流口(33),所述溢流口(33)和所述调节池(1)通过回流管路(35)连通,所述溢流口(33)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高位水箱(2)内的污水液位且高于所述后续污水处理设施(4)内的污水液位;所述溢流水箱(3)和所述后续污水处理设施(4)之间设置低位排水阀(321),所述低位排水阀(321)用于调节所述溢流水箱(3)向所述后续污水处理设施(4)排入的污水流量,以与所述后续污水处理设备的小规模处理流量相匹配;所述溢流水箱(3)向所述后续污水处理设施(4)排入的污水流量始终小于所述高位水箱(2)向所述溢流水箱(3)排入的污水流量,以在所述溢流水箱(3)内形成流量差;所述溢流水箱(3)内因流量差所产生的污水由所述溢流口(33)回流至所述调节池(1)内,以使所述溢流水箱(3)内的污水液位始终与所述溢流口(33)的设置高度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恒流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内设置调节池液位传感器(12);所述高位水箱(2)内设置高位水箱液位传感器(2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军韩艳王方英郑香凤杜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恒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