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72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多个清洗电镀装置和收卷机构,每个清洗电镀装置包括清洗机构和电镀机构;清洗机构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一过辊、第二过辊、第一导电辊和第二导电辊;所述第一储液箱内存储有清洗液;所述第一过辊、所述第二过辊、所述第一导电辊和所述第二导电辊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储液箱内,且所述第一导电辊和所述第二导电辊浸没在清洗液的液面以下,所述第二过辊的竖直安装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过辊、所述第一导电辊和所述第二导电辊分别对应的竖直安装高度。其解决了电镀系统中的导电辊上面容易镀铜和形成晶体从而刺破待镀产品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
,具体为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柔性薄膜基材表面镀膜需求越来越大,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汽车贴膜、等离子电视平板显示、触摸屏、太阳能电池、柔性印刷线路板(FPC)、覆晶薄膜(COF)等领域,工业生产中通常使用清洗液电镀设备对柔性薄膜基材电镀,即针对各种本体和镀层的需要,配置清洗液镀液,使柔性薄膜基材通过清洗液镀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现有技术中的电镀设备,通常设有多个用于供给电镀液的电镀槽,槽内部与发挥阴极功能地电镀面相对向地设置了阳极,并具有向各电镀槽供电的供电部和柔性薄膜基材的连续输送机构,通过控制每个电镀槽的通电量,可以连续地形成均匀良好的电镀膜。
[0003]然而由于现有的薄膜电镀设备在设计上的不足,使得与薄膜接触实现导电的阴极辊表面镀铜,该镀铜会造成薄膜表面被划伤、刺破或色差缺陷,同时导电薄膜因导电性的原因在通大电流时会出现膜面烧穿甚至断膜的情况,从而大幅降低导电薄膜产品的良品率及产量。
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1)、多个清洗电镀装置和收卷机构(4),每个所述清洗电镀装置包括清洗机构(2)和电镀机构(3);所述清洗机构(2)包括:第一储液箱(21)、第一过辊(22)、第二过辊(23)、第一导电辊(24)和第二导电辊(25);所述第一储液箱(21)内存储有清洗液;所述第一过辊(22)、所述第二过辊(23)、所述第一导电辊(24)和所述第二导电辊(25)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储液箱(21)内,且所述第一导电辊(24)和所述第二导电辊(25)浸没在清洗液的液面以下,所述第二过辊(23)的竖直安装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过辊(22)、所述第一导电辊(24)和所述第二导电辊(25)分别对应的竖直安装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21)包括第一槽体(211)和第二槽体(212),所述第一槽体(211)和所述第二槽体(212)内均存储有清洗液;所述第一过辊(2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槽体(211)内,所述第二过辊(23)、所述第一导电辊(24)和所述第二导电辊(25)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槽体(212)内,所述第二过辊(23)处于清洗液的液面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2)还包括第三过辊(26),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槽体(212)内,所述第一导电辊(24)和所述第二导电辊(25)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过辊(23)和所述第三过辊(26)之间;所述第一过辊(22)、所述第二过辊(23)、所述第一导电辊(24)、所述第二导电辊(25)和所述第三过辊(26)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面镀膜的电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机构(3)包括:第二储液箱(31)、张力辊(32)、转向辊(33)、第四过辊(34)、第五过辊(35)和钛蓝(36);所述第二储液箱(31)内存储有电解液;所述张力辊(32)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箱(31)的前端上方;所述转向辊(33)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液箱(31)的内部靠近底部中间位置;所述第四过辊(34)和所述第五过辊(35)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箱(31)的后端上方,且所述第四过辊(34)和所述第五过辊(3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储液箱(31)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钛蓝(36),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