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6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5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供电电源切换不稳定的问题,包括:电源滤波子电路,与电源滤波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供电子电路,与电源滤波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控制子电路,与控制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供电子电路;电源滤波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连接;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开关POWER连接;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连接,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以及备用电源V+连接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电能转换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并且提高双电源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


[0001]本公开涉及双电源供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等均设置有电源和蓄电池,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有蓄电池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力。但是现有电路的转换效率较低,在为蓄电池充电以及电压转换时,消耗了大量电力,并且稳定性较低、抗干扰能力较低,受外界干扰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突然掉电,造成电子设备非正常关机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供电电源切换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电源滤波子电路,LIN端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供电子电路,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的第二供电子电路;
[0005]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B+连接,用于将所述主电源B+提供的电力进行滤波;
[0006]所述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开关POWER连接,用于在所述主电源B+供电正常,且所述POWER处于ON状态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信号;
[0007]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备用电源V+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切断将所述备用电源V+提供的备用电力提供到负载,以及在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电源V+提供的备用电力提供到所述负载;
[0008]所述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B+连接,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以及所述备用电源V+连接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子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电源B+提供的主电力提供到所述负载以及所述备用电源V+。
[0009]可选地,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被构造为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的电容C2,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的电阻R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的放大器U11,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5,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6,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1,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2;
[0010]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
[0011]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被构造为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0012]可选地,所述电容C1为10nF,所述电容C2为10nF,所述电阻R1为10K,所述电阻R5为100K,所述电阻R6为100K,所述电阻R2为10K,所述电阻R21为常闭,所述电阻R22为20R。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连接的电容C10,阳极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连接的二极管D5,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B连接的电容C13,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S连接的电阻R91,阴极与所述电阻R91的第二端连接的二极管D19;
[0014]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与所述备用电源V+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LIN被构造为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的LIN端;
[0015]所述电阻R91的第二端被构造为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二极管D19的阳极、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COM以及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电容C13的第一端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3为U3115S,所述电容C10为100nF,所述二极管D5为FR107,所述电容C13为4.7uF/25V,所述电阻R91为1R,所述二极管D19为1N4148WT。
[0017]可选地,所述控制子电路包括电阻R17,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的电阻R16,基极与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的NPN型三极管Q4,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的电阻R32,基极与所述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的PNP型三极管Q1;
[0018]其中,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被构造为所述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被构造为所述控制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被构造为所述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
[0019]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0020]可选地,所述电阻R17为1K,所述电阻R16为47K,所述三极管Q4为MMBT5551,所述电阻R32为10K,所述三极管Q1为2SA1013。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供电子电路包括电阻R30,阳极与所述电阻R30的第二端连接的二极管D11,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0的第二端连接的电阻R56,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0的第二端连接的电阻R11,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0的第二端连接的电容C18,栅极与所述电阻R56的第二端连接的MOS管V5,第一端与所述MOS管V5的源极连接的电阻R15;
[0022]其中,所述MOS管V5的漏极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V5的源极被构造为所述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V5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V5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0023]所述二极管D1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3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第一端被构造为所述第二供电子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电阻R30为0.6K,所述二极管D11为1N4148WT,所述电阻R56为0.4K,所述电阻R11为10K,所述电容C18为10nF,所述MOS管V5为NCE7580,所述电阻R15为10K。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26]通过电源滤波子电路,与电源滤波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供电子电路,与电源滤波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控制子电路,与控制子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供电子电路;电源滤波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连接;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开关POWER连接;第一
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备用电源连接;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连接,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以及备用电源V+连接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电能转换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并且提高双电源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电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002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滤波子电路(110),LIN端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供电子电路(120),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输出端连接的控制子电路(130),与第二供电子电路(140);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电源输入端与主电源B+连接,用于将所述主电源B+提供的电力进行滤波;所述控制子电路(130)的控制输入端与开关POWER连接,用于在所述主电源B+供电正常,且所述POWER处于ON状态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120)的电源输入端与备用电源V+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切断将所述备用电源V+提供的备用电力提供到负载,以及在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电源V+提供的备用电力提供到所述负载;所述第二供电子电路(140)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B+连接,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以及所述备用电源V+连接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子电路(130)输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将所述主电源B+提供的主电力提供到所述负载以及所述备用电源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被构造为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电源输入端,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的电容C2,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的电阻R1,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的放大器U11,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5,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6,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1,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2;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器U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被构造为所述电源滤波子电路(110)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为10nF,所述电容C2为10nF,所述电阻R1为10K,所述电阻R5为100K,所述电阻R6为100K,所述电阻R2为10K,所述电阻R21为常闭,所述电阻R22为20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子电路(120)包括控制芯片U3,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连接的电容C10,阳极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连接的二极管D5,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B连接的电容C13,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S连接的电阻R91,阴极与所述电阻R91的第二端连接的二极管D19;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3的针脚VCC与所述备用电源V+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演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奥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