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67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柱一、支撑板一、传动轮、传动皮带、架板、托槽一、托槽二、电机轴、固定板一、电机座一、驱动电机一、滑槽、滚珠丝杆、滑座、电推杆、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固定板二、翻转电机、翻转齿轮、翻转齿圈、夹持电机、夹持螺杆、连接杆、夹持齿轮、夹持板、支撑柱二、支撑板二、集尘箱、吸气泵、出气网、过滤网、管道一、管道二、固定管、卡合凹槽一、卡合件、卡合凹槽二、清洁腔、电机座二、驱动电机二、驱动齿轮、从动齿和刷毛,所述支撑板一设于支撑柱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洁效率高、无锈蚀和避免再次污染的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除尘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机的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电机轴上往往会粘附有灰尘和细小的铁屑,若不对其进行处理,会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电机,现有的清洁方式多采用涂抹清洁剂进行人工擦拭和清洗或使用胶带粘附电机轴上的灰尘和细小的铁屑,使用上述清洁方式时,不仅费时费力,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清洁剂或水分残留在电机轴表面从而使电机轴锈蚀,且胶带上的粘性物质容易粘附在电机轴表面,使电机轴再次受到污染,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清洁方式的清洁效率低、锈蚀电机轴和再次污染的问题,实现了高效清洁、避免锈蚀电机轴和避免污染电机轴的优点,具体是一种清洁效率高、无锈蚀和避免再次污染的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
[0004]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生产线加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一、支撑板一、传动轮、传动皮带、架板、托槽一、托槽二、电机轴、固定板一、电机座一、驱动电机一、滑槽、滚珠丝杆、滑座、电推杆、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固定板二、翻转电机、翻转齿轮、翻转齿圈、夹持电机、夹持螺杆、连接杆、夹持齿轮、夹持板、支撑柱二、支撑板二、集尘箱、吸气泵、出气网、过滤网、管道一、管道二、固定管、卡合凹槽一、卡合件、卡合凹槽二、清洁腔、电机座二、驱动电机二、驱动齿轮、从动齿和刷毛,所述支撑板一设于支撑柱一上,所述传动轮铰接设于支撑板一上,所述传动皮带设于传动轮上,所述架板设于传动皮带上,所述托槽一设于架板上,所述托槽二设于架板上,所述电机轴设于托槽一上且设于托槽二上,所述固定板一设于支撑板一上,所述电机座一设于支撑板一上,所述驱动电机一设于电机座一上,所述滑槽设于固定板一上,所述滚珠丝杆一端设于驱动电机一上且另一端设于固定板一上,所述滑座螺纹连接设于滚珠丝杆上,所述电推杆设于滑座上,所述第一铰接座设于电推杆上,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设于第一铰接座上,所述固定板二设于第二铰接座上,所述翻转电机设于第一铰接座上,所述翻转齿轮设于翻转电机上,所述翻转齿圈设于第二铰接座上且与翻转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夹持电机设于第二铰接座上,所述夹持螺杆设于夹持电机上且贯穿第二铰接座和固定板二设置,所述连接杆铰接设于固定板二上,所述夹持齿轮设于连接杆上且与夹持螺杆呈啮合设置,所述夹持板铰接设于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林烽陈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阳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