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45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包括控制机体、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板、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放置板、电机、转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螺纹杆、U型顶杆、第二螺纹孔、限位块,所述控制机体的底部与散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板的底部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板、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放置板、电机、转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螺纹杆、U型顶杆、第二螺纹孔和限位块,达到了升降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机
,具体为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

技术介绍

[0002]温度控制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极为广泛,比如制药、化妆品反应釜、碳纤维制造控温领域,工程塑料、塑料制品、导光板压铸、滚轮、密炼、化工反应釜等行业都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又严格的要求,而现有控制温度大多采用油温机,油温机是以导热油作为媒介的模温机,自身设有油箱,工作时导热油由油箱进入系统,经循环泵泵入模具或其它需要控温的设备,导热油从被控温设备出来后,再返回到系统进行循环,导热油经过加热器升温,当感温探头探测到的媒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加热器开始工作,达到设定值时,加热器停止工作,高于设定值时,热交换器换热冷却。
[0003]目前,对于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震动,在现有的的技术中减震的措施就是在控制机柜的底部增设一些减震橡胶垫,利用橡胶的良好的缓冲性能缓解控制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橡胶垫虽然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但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橡胶缓冲能力和使用寿命会降低,从而影响减震效果,导致控制机柜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包括控制机体(1)、升降机构(3)和减震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有升降板(301)、第一螺纹杆(303)、放置板(304)、电机(305)、转动杆(306)、主动齿轮(307)、从动齿轮(308)、第二螺纹杆(309)、U型顶杆(310)和限位块(312),所述控制机体(1)的底部与散热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散热板(2)的底部与升降板(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有U型放置槽(401)、滑槽板(402)、固定块(403)、固定杆(404)、第一减震弹簧(405)、铰接座A(406)、第一连动杆(407)、铰接座B(408)、滑块(409)、滑杆(410)、第二减震弹簧(411)和第三减震弹簧(412),所述U型放置槽(401)的底部内壁与滑槽板(402)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滑槽板(402)的左侧顶部与固定块(40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03)的顶部与固定杆(4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04)的顶端贯穿放置板(304)的左侧底部并延伸至放置板(304)的左侧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5)的顶端与放置板(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05)的底端与固定块(4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304)的底部与铰接座A(406)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连动杆(407)的顶端与铰接座A(406)铰接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407)的底端与铰接座B(408)铰接活动连接,所述铰接座B(408)的右侧与滑块(409)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09)套设在滑杆(410)的外表面,所述滑块(409)的底部与滑槽板(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10)的左端与固定块(40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10)的右端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块(403)的左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速热智能温控切换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勤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