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413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包含生态单元、定期开放单元;平行于主河槽的长度方向,自主河槽起依次设置于原河道开口线至城市道路之间;生态单元包含河床地形、植物纤维垫、架空平台;河床地形与主河槽之间由生态护坡隔开,底部高程低于常水位,铺有粗砂,表面有砾石群;生态护坡顶部高程不高于常水位,高于河床地形的底部高程,设有空隙;植物纤维垫为坡状,下侧与河床地形紧贴,上侧高程高于常水位;架空平台设在河床地形上方,高程高于洪水位;定期开放单元包含活动平台、径流滤池;径流滤池为坡状结构,与活动平台紧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生态圈构建;利于水生植物固根生长,利于水生动物生活;形成了鱼类觅食场所、休息场所。休息场所。休息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地涉及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山水林田湖环境保护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中心区一些河道、沟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0003]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滨江公共空间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单元,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0004]现有的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技术具有如下缺陷:
[0005]1.由于当前的工程思路仍然是以满足水利功能为导向,以致现有建成的城市滨水空间在汛期和非汛期表现十分极端,具体表现为:汛期时地表径流系数大、产流汇流快、行洪断面大、堤防高、河深水急;而非汛期时则河道维持在较低水位,常水位与堤防之间落差大,河坡长期处于裸露状态;从而使得河道与城市交界地带的生物交换功能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几乎没有生境可言;
[0006]2.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保持河床生境的生态单元(B)和用于行人进行亲水活动的定期开放单元(C);所述生态单元(B)和所述定期开放单元(C)都平行于主河槽(A)的长度方向,自主河槽(A)起依次设置于原河道开口线(H1)至城市道路(D)之间;其中:所述生态单元(B)包含河床地形(B1)、用于阻隔所述生态单元(B)与所述定期开放单元(C)的植物纤维垫(B3)和用于供行人在汛期通行的架空平台(B4);所述河床地形(B1)与主河槽(A)之间由一个用于防止河床地形(B1)土壤流入主河槽(A)的生态护坡(A2)隔开;所述河床地形(B1)的底部高程低于常水位(H5);所述河床地形(B1)的底部铺设有粗砂作为筑底;所述筑底的表面投放有砾石群(B2);所述生态护坡(A2)的顶部高程不高于常水位(H5),高于所述河床地形(B1)的底部高程;所述生态护坡(A2)上均匀设置有用于透水的空隙;所述植物纤维垫(B3)为坡状结构,下侧与所述河床地形(B1)的远离主河槽(A)的一侧紧贴,上侧高程高于常水位(H5);所述架空平台(B4)平行于主河槽(A)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河床地形(B1)的上方;所述架空平台(B4)的高程高于洪水位(H6);所述定期开放单元(C)包含活动平台(C1)和用于阻隔所述活动平台(C1)与所述城市道路(D)的径流滤池(C2);所述活动平台(C1)的高程对应所述植物纤维垫(B3)的上侧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