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3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包括索体管、钢绞线、活塞、锚具、限位圈、锥形环组件、密封圈和托盘,所述索体管包括大径区、扩径区和小径区,所述索体管大径区、扩径区和小径区依次连接;其中锥形环组件与锚具内部接触面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会造成粘合,且长时间使用后只需更换锥形环组件,不需要进行整体报废处理,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能力,另外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防止水或泥沙进入索体管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便于现场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岩体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的支护方式有三种:1、砌碹支护:支护形式中最有力的支护形式;2、棚式支护:煤矿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常见的支护形式;3、锚杆支护:巷道支护的一种新技术,巷道掘出后,向围岩内打眼后在眼内插入锚杆加固围岩,充分利用被锚固围岩本身的强度达到支护的目的。锚杆是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主动支护构件。在地震、水等外在因素或因岩体自身膨胀性等内在因素作用下,岩体丧失承载能力,出现滑坡、塌方等灾害,造成事故频频发生,而传统的恒阻力锚索支护存在锥形件不易更换,且长时间在力的作用下容易与接触面粘合,产生形变,造成拆卸不方便,导致整个恒阻力锚索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主要解决锥形件不易更换、拆卸不方便,索体管内部积水等问题。
[0004]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包括索体管、钢绞线、活塞、锚具、限位圈、锥形环组件、密封圈和托盘,所述索体管包括大径区、扩径区和小径区,所述索体管大径区、扩径区和小径区依次连接;所述索体管大径区的一端固定配装托盘,所述索体管小径区的一端内部配装限位圈,所述钢绞线分别穿过锥形环组件、锚具、活塞、限位圈和密封圈,所述所述索体管大径区的内部配装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配装锚具,所述锚具内部呈圆锥形,所述圆锥形内部配装锥形环组件,所述锥形环组件包括环形叶片和预紧钢圈,所述环形叶片上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配装预紧钢圈,所述限位圈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配装密封圈。
[0005]优选的,所述环形叶片的内壁上开设螺纹。
[0006]优选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接触,并通过预紧钢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圈的外径与索体管小径区的内径为过盈配合。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在被支护的岩体上钻孔,并将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嵌入至钻孔内,位于内部的钢绞线的一端与岩体固定,托盘位于被支护岩体的外部,起支撑作用。当岩体产生滑移时,活塞从索体管大径区向索体管扩径区移动,在此过程中摩擦产生恒阻力,不仅给支护围岩体提供一定支护恒阻力,且被支护围岩体始终处于三向受压应力状态,保障被支护围岩体的稳定性,其中密封圈起防水或防泥沙进入索体管内部的作用;锥形环组件内部在预紧钢圈的作用下与钢绞线的另一端连接,易于更换,且不易与锚具内部接触面粘合,长时间使用后只需更换锥形环组件,不需要对整个新型恒阻锚索组件进行报废处理,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能力。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锥形环组件与锚具内部接触面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会造成粘合,且长时间使用后只需更换锥形环组件,不需要进行整体报废处理,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支护能力,另外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保证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内部
不会进入水或泥沙,影响作用效果,该技术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便于现场作业。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锥形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索体管1、钢绞线2、活塞3、锚具4、限位圈5、锥形环组件6、密封圈7、托盘8、大径区1

a、扩径区1

b、小径区1

c、环形叶片60、预紧钢圈61和第一凹槽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附图说明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实施例1:
[0019]参照图1

图5,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包括索体管1、钢绞线2、活塞3、锚具4、限位圈5、锥形环组件6、密封圈7和托盘8,所述索体管1包括大径区1

a、扩径区1

b和小径区1

c,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a、扩径区1

b和小径区1

c依次连接;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a的一端固定配装托盘8,托盘8主要起支撑岩体的作用,所述索体管小径区1

c的一端内部配装限位圈5,限位圈5主要防止活塞3脱离索体管1,且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索体管1,所述钢绞线2分别穿过锥形环组件6、锚具4、活塞3、限位圈5和密封圈7,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a的内部配装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一端配装锚具4,所述锚具4内部呈圆锥形,所述圆锥形内部配装锥形环组件6,锥形环组件6具有拆卸方便的作用,所述锥形环组件6包括环形叶片60和预紧钢圈61,所述环形叶片60上开设第一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2内配装预紧钢圈61,所述限位圈5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配装密封圈7,密封圈7主要起密封作用。
[0020]实施例2:
[002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环形叶片60的内壁上开设螺纹,有利于钢绞线2与环形叶片60配装,保证受拉时,钢绞线2不会脱离。
[0022]所述环形叶片60的数量为三个,且相互接触,并通过预紧钢圈61连接,三个环形叶片6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会造成形变,影响作用效果。
[0023]所述限位圈5的外径与索体管小径区1

c的内径为过盈配装,有利于保证限位圈5固定在索体管小径区1

c中间,限位圈5上开设凹槽,密封圈7配装在凹槽上,不会造成密封圈7脱离,且密封圈7有利于防止外部水或泥沙进入索体管1内部。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阻锚索组件,包括索体管(1)、钢绞线(2)、活塞(3)、锚具(4)、限位圈(5)、锥形环组件(6)、密封圈(7)和托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索体管(1)包括大径区(1

a)、扩径区(1

b)和小径区(1

c),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a)、扩径区(1

b)和小径区(1

c)依次连接;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a)的一端固定配装托盘(8),所述索体管小径区(1

c)的一端内部配装限位圈(5),所述钢绞线(2)分别穿过锥形环组件(6)、锚具(4)、活塞(3)、限位圈(5)和密封圈(7),所述索体管大径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凝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