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26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叶轮具有基部、护罩以及多个叶片。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将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半径的任一个长。半径的任一个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的叶轮,已知一种具备前表面护罩、后表面护罩以及由前表面护罩和后表面护罩夹持的多个叶片的叶轮。该叶轮通过形成于叶片的多个突起嵌入前表面护罩和后表面护罩的相对的贯通孔并将其突出部分铆接而构成。在该叶轮中,就铆接前的叶片的前表面护罩侧的至少位于最外周的突起的相距与后表面护罩抵接的边的高度而言,与突起的内周侧相比,外周侧更高。由此,记载了叶轮的铆接强度提高、耐久性、可靠性提高的主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5-206272号公报)。
[0003]然而,在现有的叶轮中,难以缓和贯通孔处的应力的集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叶轮的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的贯通孔缓和应力的集中的技术。
[0005]方案1提供一种叶轮,其具有: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基部;配置于比上述基部靠上方,且沿与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护罩;以及在上述基部与上述护罩的轴向间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上述叶片具有容纳并固定于上述贯通孔的容纳部,上述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上述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作为与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短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0006]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短边方向互相平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长边方向互相平行。
[0007]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靠长边方向另一侧。
[0008]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短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另
一侧。
[0009]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及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0010]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三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一端靠长边方向一侧。
[0011]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连接缘的短边方向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方的缘的短边方向中点靠短边方向一侧。
[0012]方案8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比上述叶片与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宽。
[0013]方案9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上的间隙随着从短边方向一侧朝向短边方向另一侧而扩宽。
[0014]方案10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与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的短边方向的距离随着朝向长边方向一侧而缩短。
[0015]方案11根据方案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沿着一个上述叶片配置且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0016]在多个上述贯通孔中的配置于径向内端的上述贯通孔中,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
[0017]方案12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沿着中心轴配置的轴体的马达;固定于上述轴体,且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以及包围上述马达及上述叶轮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
[0018]方案13提供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方案12所述的送风装置。
[0019]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叶轮,能够在叶轮的基部和护罩的至少一方的贯通孔中缓和应力的集中。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及吸尘器,能够在搭载于送风装置及吸尘器的叶轮中缓和应力的集中。
[0020]有以下的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面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俯视图。
[0025]图5是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
[0026]图6是将叶片和护罩铆接后的图4的虚线区域的放大图。
[0027]图7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叶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俯视放大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的立体图。
[0029]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的立体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下外壳的立体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上外壳的俯视图。
[0032]图12是图11的X-X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3]图13是图11的Y-Y位置处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4]图14是表示定子与外壳的关系的纵剖视图。
[0035]图15是表示绝缘体与上外壳的关系的横剖视图。
[0036]图16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7]图17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纵剖视图。
[0038]图18是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的概略横剖视图。
[0039]图19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100的说明中,将与送风装置100具有的马达2的中心轴C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其具有: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基部;配置于比上述基部靠上方,且沿与中心轴交叉的方向扩展的护罩;以及在上述基部与上述护罩的轴向间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上述基部和上述护罩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上述叶片具有容纳并固定于上述贯通孔的容纳部,上述贯通孔是在随着朝向径向内方而朝向周向一侧的方向上为长边的形状,上述贯通孔包括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作为与长边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及相对于上述短边方向一侧位于径向外侧的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一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缘向长边方向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连接的第三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一侧凹陷,将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连接的第四连接缘向长边方向另一侧且短边方向另一侧凹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曲率半径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上述第三连接缘的曲率半径以及上述第四连接缘的曲率半径的任一个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长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长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短边方向互相平行,上述短边方向一侧的缘和上述短边方向另一侧的缘沿着长边方向互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第二连接缘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靠长边方向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缘的短边方向另一端配置于比上述短边方向一方的缘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阳和池野翔太泽崎基高木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