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227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装置。带电作业装置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纵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纵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横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绝缘杆,与部分横向移动机构配合或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绝缘杆能够带动部分横向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以将部分横向移动机构安装至待检测结构处;在外力的作用下,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在水平面内移动,以使检测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带电作业装置能够较容易地将检测机构挂设到待检测结构上,操作难度较小。操作难度较小。操作难度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作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检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电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电力企业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已经开始实行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带动下,这些国家的供电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基本上能够满足电力供应的连续与稳定。供电系统的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评价供电系统为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正在逐渐引起电力企业的重视,只有提高供电可靠性,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客户体验,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必须采取带电作业的方式对线路进行维修与维护,避免这些操作影响到供电的连续性,同时保证线路故障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0003]近年来,在供电网络的带电作业过程中,绝缘杆作业法逐渐成为主流的带电作业方式。在电力行业中,绝缘杆作业法也可叫做间接作业法。在这种带电作业方式中,想要实现带电作业的目标,必须对工作人员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内的所有带电物体与接地物体实施绝缘遮蔽处理。但是此种作业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
[0004]部分输电铁塔三相水平距离较远,由于地电位作业时需要保证足够的安全间隙,因此在检测时带电检测设备吊装距离距待检测导线较远,操作人员与带电检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操作人员与待检测导线之间的距离均较远,仅靠绝缘杆来实施将带电检测装置挂设到被检导线上的操作是几乎不可能的,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作业装置,能够较容易地将检测机构挂设到待检测结构上,操作难度较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装置,包括:检测机构,用于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纵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纵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横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绝缘杆,与部分横向移动机构配合或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绝缘杆能够带动部分横向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以将部分横向移动机构安装至待检测结构处;在外力的作用下,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在水平面内移动,以使检测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
[0007]进一步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绝缘挂钩,具有用于与待检测结构配合的第一凹槽,绝缘挂钩上设有第一滑线槽,绝缘杆能够与绝缘挂钩配合或连接,以带动绝缘挂钩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调整绝缘绳,调整绝缘绳的一端穿过第一滑线槽后与检测机构连接,在调整绝缘绳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调整绝缘绳能够相对于第一滑线槽移动,以带动检测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
[0008]进一步地,横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挂钩,用于与绝缘杆配合或连接,第一挂钩设置在绝缘挂钩上;或者,转动件,与绝缘挂钩连接且相对于绝缘挂钩可转动地设置,转动
件位于绝缘挂钩的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转动件与绝缘挂钩的部分外壁面围成第一滑线槽。
[0009]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为“∩”形或矩形凹槽。
[0010]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带电检测设备,用于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带电检测设备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其中,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均与支撑框架连接,以带动带电检测设备移动。
[0011]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与支撑框架连接的入位挂钩,支撑框架通过入位挂钩与待检测结构配合或连接;其中,入位挂钩包括:过渡段,包括斜段;限位钩,具有用于与待检测结构配合或连接的第二凹槽,限位钩与斜段连接,自斜段向限位钩的方向,斜段逐渐向下倾斜。
[0012]进一步地,入位挂钩还包括挡片,过渡段位于限位钩与挡片之间,在竖直平面内,挡片与斜段之间具有夹角;或者,过渡段还包括直段,斜段位于限位钩和直段之间,直段与支撑框架连接。
[0013]进一步地,入位挂钩还包括与支撑框架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与限位钩连接,且限位钩位于连接段和斜段之间。
[0014]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二挂钩,纵向移动机构或横向移动机构通过第二挂钩与支撑框架连接。
[0015]进一步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定滑轮,固定在待安装部位处,定滑轮具有第二滑线槽;起吊绝缘绳,起吊绝缘绳的一端穿过至少部分第二滑线槽后与检测机构连接,在起吊绝缘绳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使起吊绝缘绳相对于第二滑线槽移动,以带动检测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检测机构用于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纵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纵向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检测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使检测机构与待检测结构的沿竖直方向上高度一致;绝缘杆与部分横向移动机构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绝缘杆能够带动部分横向移动机构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使部分横向移动机构安装至待检测结构处;横向移动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横向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检测机构在水平面内移动,由于部分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待检测结构处,因此,在横向移动机构的带动下,检测机构能够移动至待检测结构处,从而使检测机构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纵向移动机构吊起检测机构,之后通过绝缘杆带动部分横向移动机构安装至待检测结构处,最后通过横向移动机构的带动,使检测机构在水平面内移动待检测结构处,从而使检测机构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更高效便捷地调整检测机构的位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能够较容易地将检测机构挂设到待检测结构上,操作难度较小,便于检测机构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带电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带电作业装置的实施例的与待检测结构和待安装部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带电作业装置的横向移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调整绝缘绳);
[0020]图3示出了图1的带电作业装置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图3的检测机构的入位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检测机构;11、支撑框架;12、带电检测设备;13、入位挂钩;131、斜段;132、限位钩;133、第二凹槽;134、挡片;135、直段;136、连接段;14、第二挂钩;15、X射线产生设备;16、成像装置;20、纵向移动机构;21、起吊绝缘绳;30、横向移动机构;31、绝缘挂钩;32、第一凹槽;33、第一滑线槽;34、调整绝缘绳;35、第一挂钩;36、转动件;40、绝缘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0),用于对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纵向移动机构(20),与所述检测机构(10)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0)带动所述检测机构(10)沿竖直方向移动;横向移动机构(30),与所述检测机构(10)连接;绝缘杆(40),与部分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配合或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绝缘杆(40)能够带动部分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移动至所述待检测结构处,以将部分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安装至所述待检测结构处;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带动所述检测机构(10)在水平面内移动,以使所述检测机构(10)移动至所述待检测结构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包括:绝缘挂钩(31),具有用于与所述待检测结构配合的第一凹槽(32),所述绝缘挂钩(31)上设有第一滑线槽(33),所述绝缘杆(40)能够与所述绝缘挂钩(31)配合或连接,以带动所述绝缘挂钩(31)移动至所述待检测结构处;调整绝缘绳(34),所述调整绝缘绳(3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线槽(33)后与所述检测机构(10)连接,在所述调整绝缘绳(34)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所述调整绝缘绳(34)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滑线槽(33)移动,以带动所述检测机构(10)移动至所述待检测结构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0)还包括:第一挂钩(35),用于与所述绝缘杆(40)配合或连接,所述第一挂钩(35)设置在所述绝缘挂钩(31)上;或者,转动件(36),与所述绝缘挂钩(31)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绝缘挂钩(3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转动件(36)位于所述绝缘挂钩(31)的远离所述第一凹槽(32)的一侧,所述转动件(36)与所述绝缘挂钩(31)的部分外壁面围成所述第一滑线槽(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2)为“∩”形或矩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0)包括:支撑框架(11);带电检测设备(12),用于对所述待检测结构进行检测,所述带电检测设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宇军张雷蔡庆蓝骞姚磊杜觉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