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521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包括有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顶部设有能检测工件上的成形码的位置是否发生偏差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能把打码位置发生偏差的推出第二开口的弧形推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能驱动弧形推板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图像成像技术判定工件在激光打码后,激光码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当激光码的位置被打偏了,通过机械结构推出传送带,这样就能在节约劳动成本的同时,保证能把打偏的工件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上。打偏的工件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上。打偏的工件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打码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激光打码机打码时并不能保证把激光码打在每一件工件上,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会有某几个工件的激光码的位置会打偏,传统的工艺中,是通过人工观察,把打偏的工件取出,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工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下,观察力会下降,有可能未能及时把打偏的工件取出,使次品流到下一个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包括有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固定设有激光打码机,在工件流向激光打码机的方向上设有能检测待打码位置的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摄像头上方设有能修正待打码位置的修正机构,在传送带上位于工件流过激光打码机的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顶部设有能检测工件上的成形码的位置是否发生偏差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能把打码位置发生偏差的推出第二开口的弧形推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能驱动弧形推板的驱动机构,本技术能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图像成像技术判定工件在激光打码后,激光码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当激光码的位置被打偏了,通过机械结构推出传送带,这样就能在节约劳动成本的同时,保证能把打偏的工件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修正机构包括有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的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推杆电机,在所述第一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横板,在所述横板一端固定设有圆板,在所述圆板的轴心上设有第一通槽,在所述第一通槽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通槽,在所述第一通槽上对称设有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与第一通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移动块底部固定设有弧形块,在所述弧形块外壁上设有环形槽,在所述弧形块两端设有圆形通孔,在所述圆形通孔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并伸出第二通槽,在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在所述第一皮带内壁上固定设有环形导向块并设置在环形槽内,在所述圆板的轴心上设有方形通槽,在所述方形通槽上穿设有方形杆,在所述方形杆上设有能挤压移动块的斜面块,在所述第一通槽一侧设有L形板,在所述L形板与斜面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能用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带,在激光打码前需要先把打码位置发生偏差的工件矫正,再进行打码。
[000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二推杆电机,所述弧形推板设置在第二推杆电机一端,当第二摄像头检测到工件的激光码发生偏差后,就会启动第二推杆电机把工件推出传送带。
[0007]优选的,在所述第二通槽上铰接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与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驱动组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设有在第二推杆电机输出端上的齿条,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位于第二推杆电机下方的第三固定板,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转动设有能与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转轴通过第二皮带与翻板的铰接轴连接,在初始状态下翻板是关闭的,这样防止工件从第二开口流出。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流道,在所述流道上设有能防止干涉翻板翻转的让位槽,流道下方使用来给工人处理打偏激光打码的工件的工作台。
[0010]综上所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图像成像技术判定工件在激光打码后,激光码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当激光码的位置被打偏了,通过机械结构推出传送带,这样就能在节约劳动成本的同时,保证能把打偏的工件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上。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放大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图3中B

B处的放大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2、第一固定板;3、激光打码机;4、第一摄像头;40、修正机构;6、第一开口;7、第二开口;8、弧形推板;20、驱动机构;41、第二固定板;42、第一推杆电机;43、横板;44、圆板;45、第一通槽;46、第二通槽;47、移动块;48、第一弹簧;49、弧形块;50、环形槽;51、圆形通孔;52、第一转轴;53、第一皮带;54、环形导向块;55、方形通槽;56、方形杆;57、斜面块;58、L形板;59、第二弹簧;160、第一齿轮;161、驱动电机;162、齿带;21、第二推杆电机;11、翻板;61、齿条;62、第三固定板;63、第二齿轮;65、第二皮带;81、流道;82、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技术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0018]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
征。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包括有传送带1,在所述传送带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2,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顶部固定设有激光打码机3,在工件流向激光打码机3的方向上设有能检测待打码位置的第一摄像头4,在所述第一摄像头4上方设有能修正待打码位置的修正机构40,在传送带1上位于工件流过激光打码机3的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6,在所述传送带1上设有与第一开口6连通的第二开口7,在所述第一开口6顶部设有能检测工件上的成形码的位置是否发生偏差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开口6上设有能把打码位置发生偏差的推出第二开口7的弧形推板8,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能驱动弧形推板8的驱动机构20。
[0020]本技术中修正机构4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修正机构40包括有设置在传送带1一侧的第二固定板41,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1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推杆电机42,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送带(1),在所述传送带(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2),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顶部固定设有激光打码机(3),在工件流向激光打码机(3)的方向上设有能检测待打码位置的第一摄像头(4),在所述第一摄像头(4)上方设有能修正待打码位置的修正机构(40),在传送带(1)上位于工件流过激光打码机(3)的方向上设有第一开口(6),在所述传送带(1)上设有与第一开口(6)连通的第二开口(7),在所述第一开口(6)顶部设有能检测工件上的成形码的位置是否发生偏差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一开口(6)上设有能把打码位置发生偏差的推出第二开口(7)的弧形推板(8),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能驱动弧形推板(8)的驱动机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打码机复检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机构(40)包括有设置在传送带(1)一侧的第二固定板(41),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1)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推杆电机(42),在所述第一推杆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横板(43),在所述横板(43)一端固定设有圆板(44),在所述圆板(44)的轴心上设有第一通槽(45),在所述第一通槽(45)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通槽(46),在所述第一通槽(45)上对称设有移动块(47),在所述移动块(47)与第一通槽(4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8),在所述移动块(47)底部固定设有弧形块(49),在所述弧形块(49)外壁上设有环形槽(50),在所述弧形块(49)两端设有圆形通孔(51),在所述圆形通孔(51)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52)并伸出第二通槽(46),在所述第一转轴(52)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53),在所述第一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镇彬周名进叶子精余意蓝全添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利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