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回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埋设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回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0003]管道铺设时一般埋没在管道沟槽内,管道铺设完成后,沟槽内进行回填处理,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地面向下的载荷,沟槽内的回填结构简单,容易使地面上的载荷直接作用到管道上,使管道受到挤压变形甚至破裂,影响管道内的介质安全输送,此外,在雨水天气时,沟槽内的回填结构容易发生沉降,回填结构沉降后失去对管道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来自地面上的载荷直接作用到沟槽内的管道上影响管道安全性和沟槽内的回填结构容易沉降的问题,提供一种管道回填结构,能够避免地面上的载荷直接作用到管道上和保证回填结构持续对管道承载。 />[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回填结构,包括沟槽地基(2),所述沟槽地基(2)上设置有向沟槽地基(2)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上的沟槽(18),所述沟槽(18)是纵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的槽体,所述沟槽(18)内设置有管道(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和回填层;所述凹槽包括左凹槽(4)和右凹槽(10),所述左凹槽(4)和右凹槽(10)分别设置于沟槽(18)内部左右侧面上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左凹槽(4)为向沟槽(18)内部凹陷的、开口朝右的槽体;所述回填层包括砾石层、中粗砂层、受力组件和原沟槽土层(9),所述砾石层包括第一砾石层(17)、第二砾石层(3)和第三砾石层(13),所述第一砾石层(17)铺设于沟槽(18)下部,所述第一砾石层(17)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沟槽(18)的左右内侧面下部接触,所述第一砾石层(17)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向第一砾石层(17)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上的V型槽(15),所述V型槽(15)的左右两端分别到沟槽(18)的左右内侧面之间有间距且间距相等,所述第二砾石层(3)和第三砾石层(13)分别铺设于沟槽(18)的左右内侧面上,第二砾石层(3)和第三砾石层(13)的下端分别连接V型槽(15)左右两侧的第一砾石层(17)顶面上,第二砾石层(3)和第三砾石层(13)的上端分别和左凹槽(4)和右凹槽(10)的底面平齐;所述中粗砂层包括第一中粗砂层(14)和第二中粗砂层(7),所述第一中粗砂层(14)的下部铺设于V型槽(15)内、上部铺设于第二砾石层(3)和第三砾石层(13)相对侧面之间,第一中粗砂层(14)的上端和第二砾石层(3)的中部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管道(16)沿第一中粗砂层(14)的长度方向设置,管道(16)的下部位于第一中粗砂层(14)内、上部位于第一中粗砂层(14)上侧;所述受力组件包括承载柱和承载板(8),所述承载柱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柱体(6)和右柱体(11),所述左柱体(6)和右柱体(11)分别位于左凹槽(4)和右凹槽(10)内、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柱体(6)是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柱状体,左柱体(6)的上端宽度小于下端宽度,左柱体(6)的右侧面为左柱体(6)的倾斜面,左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训武,张燕可,徐俊杰,韩启金,韩涛,马静静,卢志豪,王志伟,陈少琼,任盼盼,范慢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