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94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桌面板的顶部安装有玻璃面板,玻璃面板和桌面板上下间距设置且平行,玻璃面板设置有第一安装窗口和第二安装窗口;第一安装窗口装设有压力触控装置,压力触控装置包括有触控板、PCB板和应变片;第二安装窗口安装有散热框架和无线充电装置,散热框架镶嵌于玻璃面板,并覆盖第二安装窗口的底部,散热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主控器。通过按压触控板能够触使PCB板变形,从而供应变片感应到变形量,以实现压力触控之功能;较于传统采用控制按键的布置方式而言,能够避免凸露在桌面板的控制按键使得使用者存在误触的可能,使用体验感得以加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


[0001]本技术涉及桌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书桌的高度通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不利于改善坐姿;而一些能够调节高度的书桌,其桌脚有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调节高度时需要先松开螺栓,再进行调节,调节好后需要重新拧紧螺栓,一旦调节后的高度依然不合适,则需要重新操作,使用十分麻烦,且无法实时直到桌面的高度。
[0003]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能够自动调节书桌升降和角度调节的升降桌,其主要是通过设置电机、升降机构和控制按键,通过控制按键来控制电机驱动升降机构工作来实现桌面板的高低调节;并且这类型的升降桌为了丰富其实用性,还会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从而供能够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然而,这种带有升降控制及无线充电功能的桌子,还存在一下问题:
[0004]1、控制按键通常都是凸露于桌面板的上表面,使用者容易误触控制按键,导致实际的使用体验较差;且使得桌面板的表面一致性较差,视觉效果欠佳;
[0005]2、由于控制按键都是集成在PCB板上,因此为了避免无线充电装置的热量传递到PCB板上而影响控制按键的正常使用,需要将无线充电装置远离控制按键设置;如此,会导致最后控制按键、无线充电装置与主控单元接线麻烦,集中程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之升降桌容易发生误触、装置布置不够合理而导致接线麻烦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包括有桌架及安装于桌架的桌面板;所述桌面板的顶部安装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和桌面板上下间距设置且平行,所述玻璃面板设置有第一安装窗口和第二安装窗口;
[0009]所述第一安装窗口装设有压力触控装置,所述压力触控装置包括有触控板、PCB板和应变片;所述触控板安装于第一安装窗口的顶部,所述触控板的顶部和玻璃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触控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应变区域,所述触控板的底部向上凹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凹位,多个第一弧形凹位与多个应变区域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弧形凹位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按压凸部;所述PCB板安装于触控板的底部,并覆盖每一第一弧形凹位;所述PCB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按压凸部;所述应变片设于PCB板的底部,按压应变区域变形可使第一弧形按压凸部下压第一按压凸部触使PCB板发生变形;
[0010]所述第二安装窗口安装有散热框架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散热框架镶嵌于玻璃面
板,并覆盖第二安装窗口的底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安装于第二安装窗口的顶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与玻璃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底部抵于散热框架的顶部;
[0011]所述散热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主控器,所述压力触控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均与主控器有线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按压凸部的中心与第一按压凸部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框架包括有顶部接触板、底部接触板和多个散热片,所述顶部接触板和底部接触板间距设置,所述多个散热片间距设置并连接于顶部接触板和底部接触板二者之间。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接触板镶嵌于玻璃面板的底部,并覆盖第二安装窗口的底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底部抵于顶部接触板的顶部。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接触板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主控器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窗口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缺口,所述触控板的底部边缘抵于第一安装缺口。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缺口的深度等于触控板的厚度。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窗口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缺口,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安装凸边,所述安装凸边抵于第二安装缺口中。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20]1、压力触控装置主要由触控板、PCB板和应变片构成,通过按压触控板能够触使PCB板变形,从而供应变片感应到变形量,以实现压力触控之功能;较于传统采用控制按键的布置方式而言,能够避免凸露在桌面板的控制按键使得使用者存在误触的可能,使用体验感得以加强;同时,触控板的顶部和玻璃面板的顶部平齐设置,有利于提升桌面板表面的一致性效果,提升使用者的视觉效果;
[0021]2、通过在玻璃面板的底部镶嵌一个散热框架,无线充电装置安装于第二安装窗口之后其底部能够抵于散热框架上,并将主控器安装于散热框架的底部,借助散热框架对无线充电装置、主控器进行散热;如此,将无线充电装置靠近压力触控装置设置,也不会出现无线充电装置将热量传递到 PCB板的情况;如此,可以让压力触控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能够集成设置在玻璃面板的同一区域,从而提高装置的集中程度,有利于后续的压力触控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和主控器的接线作业。
[00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之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之桌面板和玻璃面板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是玻璃面板和压力触控装置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识说明:
[0028]10、桌架
ꢀꢀꢀꢀꢀꢀꢀꢀꢀꢀꢀꢀꢀꢀꢀꢀꢀꢀꢀꢀꢀꢀ
20、桌面板
[0029]30、玻璃面板
ꢀꢀꢀꢀꢀꢀꢀꢀꢀꢀꢀꢀꢀꢀꢀꢀꢀꢀ
31、第一安装窗口
[0030]311、第一安装缺口
ꢀꢀꢀꢀꢀꢀꢀꢀꢀꢀꢀꢀꢀ
32、第二安装窗口
[0031]321、第二安装缺口
ꢀꢀꢀꢀꢀꢀꢀꢀꢀꢀꢀꢀꢀ
40、压力触控装置
[0032]41、触控板
ꢀꢀꢀꢀꢀꢀꢀꢀꢀꢀꢀꢀꢀꢀꢀꢀꢀꢀꢀꢀ
411、第一弧形凹位
[0033]412、第一弧形按压凸部
ꢀꢀꢀꢀꢀꢀꢀꢀꢀ
42、PCB板
[0034]421、第一凹槽
ꢀꢀꢀꢀꢀꢀꢀꢀꢀꢀꢀꢀꢀꢀꢀꢀꢀ
422、第一按压凸部
[0035]43、应变片
ꢀꢀꢀꢀꢀꢀꢀꢀꢀꢀꢀꢀꢀꢀꢀꢀꢀꢀꢀꢀ
50、无线充电装置
[0036]51、安装凸边
ꢀꢀꢀꢀꢀꢀꢀꢀꢀꢀꢀꢀꢀꢀꢀꢀꢀꢀ
60、散热框架
[0037]61、顶部接触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功能的触摸控制玻璃桌面,包括有桌架及安装于桌架的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的顶部安装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和桌面板上下间距设置且平行,所述玻璃面板设置有第一安装窗口和第二安装窗口;所述第一安装窗口装设有压力触控装置,所述压力触控装置包括有触控板、PCB板和应变片;所述触控板安装于第一安装窗口的顶部,所述触控板的顶部和玻璃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触控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应变区域,所述触控板的底部向上凹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凹位,多个第一弧形凹位与多个应变区域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弧形凹位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按压凸部;所述PCB板安装于触控板的底部,并覆盖每一第一弧形凹位;所述PCB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按压凸部;所述应变片设于PCB板的底部,按压应变区域变形可使第一弧形按压凸部下压第一按压凸部触使PCB板发生变形;所述第二安装窗口安装有散热框架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散热框架镶嵌于玻璃面板,并覆盖第二安装窗口的底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安装于第二安装窗口的顶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顶部与玻璃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底部抵于散热框架的顶部;所述散热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主控器,所述压力触控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均与主控器有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冠瑞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