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93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包括车架组件、动力组件、轨距测量组件以及限界测量;所述车架组件包括板式结构的车座、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其中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均包括两个轨道轮、一根主轴以及若干轴座,车座呈内部空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基于多重导向结构使得测量车在轨道上可以相对便捷的进行行进,利用水平测距仪测量其与测距活塞体之间的间距,配合导杆的固定长度便可测量实际的轨距大小,而水平测距仪伸入至导向管管体内,导向管管体起到遮光减少外部干扰的作用,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导向管管体配合测距活塞体亦可以起到提高导向稳定行进的作用。亦可以起到提高导向稳定行进的作用。亦可以起到提高导向稳定行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KJ数据的测量和编制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铁路站场改造、铁路新建线、区间自动闭塞改造、新建车站、拆除信号机等施工均需要编制、修改LKJ数据;而铁路电务施工部门编制、修改LKJ数据均必须建立在现场对新设信号机、道岔、上码点等数据进行实际测量的基础上。
[0003]在铁路上施工测量LKJ数据采用轮式测距仪、50米卷尺。采用这两种测量工具测量受自然条件、个人水平影响误差较大,且使用人工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测量方便,准确率高的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准确率和缩短测量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激光测距仪实现测量效率快但无法实现动态测量,同时容易受到外界光线干扰导致该种户外测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包括车架组件、动力组件、轨距测量组件以及限界测量;
[0006]所述车架组件包括板式结构的车座、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其中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均包括两个轨道轮、一根主轴以及若干轴座,车座呈内部空心结构,主轴呈左右水平状设置在车座的内侧位置,且轴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座的内侧位置并呈两端支撑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轨道轮分设在车座的左右两侧,且轨道轮固定套在轮轴上且轮轴转动安装在轨道轮架内,轮轴临近车座的一端头经车座侧面上的开口穿至车座内,且轮轴的该端头上一体同轴成型有驱动套管,驱动套管内设有六棱柱状的管腔,且驱动套管内横向活动插入有六棱柱状的驱动接头,该驱动接头一体成型设置在主轴的两端;驱动接头与驱动套管的连接起到横向相对滑动调节并实现径向连带驱动转动的作用,当主轴转动时,基于驱动接头与驱动套管的动力传递带动轮轴转动,从而实现轨道轮的转动;
[0007]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驱动电机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座的内侧位置,主动齿轮固定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主动齿轮传动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同轴套在后轮组件的主轴上,经驱动电机的驱动实现后轮组件的主轴转动,继而实现后轮组件中轨道轮的转动;
[0008]限界测量包括激光测距仪, 其中激光测距仪固定安装在托板上,托板位于车座的中心上方位置,且托板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内置在车座内的角度调节电机,其中角度调节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与其电机轴平行设置的托板,基于角度调节电机实现激光测距仪的偏转角度调节,从而实现基于激光测距仪的
数据采集采样;限界测量还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固定在车座的上表面并围设在激光测距仪的下方外侧位置,基于激光测距仪的高度降低而收纳至外箱体内;
[0009]所述轨距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测距仪以及轨道轮架弹性导向装置,轨道轮架弹性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导管以及测距活塞体,导向管包括呈两端开口圆直管状结构的导向管管体,测距活塞体滑动设置在导向管管体的内侧,导向管管体呈横向设置并通过管箍以及螺栓固定在车座的前后端面上,导向管管体临近相邻轨道轮架的一端头上固定封盖有端盖,且端盖上开设有横向贯通式的中心孔,所述测距活塞体固定连接有一根横向设置的导杆,导杆的另一端经端盖的中心孔自由穿出,导杆的外端口固定焊接在相邻的轨道轮架上;所述导向管管体内还设有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导杆上,且其两端分别弹性接触端盖以及测距活塞体,利用弹簧施加弹性势能使得轨道轮架能够靠近车座,而当轨距发生变化时亦可自动实现弹性调节;两左右相邻的导向管管体之间呈左右间隔并同轴设置,且导向管管体之间的位置设有安装板并固定在车座的表面上,安装板的左右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水平测距仪,水平测距仪的发射端延伸至相邻导向管管体内,此时利用水平测距仪测量其与测距活塞体之间的间距,配合导杆的固定长度便可测量实际的轨距大小,而水平测距仪伸入至导向管管体内,导向管管体起到遮光减少外部干扰的作用,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导向管管体配合测距活塞体亦可以起到提高导向稳定行进的作用。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用于向驱动电机以及角度调节电机提供电源供应的蓄电池以及配电箱。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座上设有车载电脑并通过数据线束通讯连接水平测距仪以及激光测距仪,利用车载电脑获取相关测量设备的测量数据并加以保存记录。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轴上还套设有光电码盘传感器,且该传感器数据连接车载电脑,基于主轴的转动角度变化配合主轴直径以及轮轴直径换算得出车辆的实际行走距离。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还安装有陀螺仪,陀螺仪数据连接车载电脑,基于陀螺仪测量车座的倾角数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基于多重导向结构使得测量车在轨道上可以相对便捷的进行行进,利用水平测距仪测量其与测距活塞体之间的间距,配合导杆的固定长度便可测量实际的轨距大小,而水平测距仪伸入至导向管管体内,导向管管体起到遮光减少外部干扰的作用,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导向管管体配合测距活塞体亦可以起到提高导向稳定行进的作用,利用主轴上的光电码盘传感器,换算得出装置的实际行走距离,实现LKJ基础数据的测量和动态化轨距数据采样;结合限界测量组件,实现轨旁设备的自动搜索和定位操作。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动力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主轴联动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齿轮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轨道轮架弹性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车座、2

轨道轮架、3

外箱体、4

激光测距仪、5

轨道轮、6

轮轴、7

主轴、8

驱动接头、9

驱动套管、10

驱动电机、11

电机轴、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轨距的铁路限界测量用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组件、动力组件、轨距测量组件以及限界测量;所述车架组件包括板式结构的车座、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其中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均包括两个轨道轮、一根主轴以及若干轴座,车座呈内部空心结构,主轴呈左右水平状设置在车座的内侧位置,且轴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座的内侧位置并呈两端支撑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轨道轮分设在车座的左右两侧,且轨道轮固定套在轮轴上且轮轴转动安装在轨道轮架内,轮轴临近车座的一端头经车座侧面上的开口穿至车座内,且轮轴的该端头上一体同轴成型有驱动套管,驱动套管内设有六棱柱状的管腔,且驱动套管内横向活动插入有六棱柱状的驱动接头,该驱动接头一体成型设置在主轴的两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驱动电机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座的内侧位置,主动齿轮固定套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主动齿轮传动啮合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同轴套在后轮组件的主轴上;限界测量包括激光测距仪,其中激光测距仪固定安装在托板上,托板位于车座的中心上方位置,且托板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内置在车座内的角度调节电机,其中角度调节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与其电机轴平行设置的托板;所述轨距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测距仪以及轨道轮架弹性导向装置,轨道轮架弹性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导管以及测距活塞体,导向管包括呈两端开口圆直管状结构的导向管管体,测距活塞体滑动设置在导向管管体的内侧,导向管管体呈横向设置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宇谢学军王玉玮张作恒李钰张洪训吴正强解静何文静王磊李任东朱海波王琳琳姜志远王道宁周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小小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