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91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包括一个下表面和一个复合结构的上表面,下表面为平面结构,上表面是由若干小斜面或平面构成的复合结构,它包括至少两个斜面或者一个位于中间的平面和至少一个位于该平面外围的斜面,所述斜面为内高外低的斜面,其内缘不低于中间平面或相邻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在太阳光斜射时,能将透过的太阳光分散汇集在硅光电池组的不同位置,避免集中汇集在两个硅光电池之间的串联电线上,因而能避免电线过热烧断,能保证太阳能发电聚光电池连续安全运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聚光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农业生产,是一种真正的绿色能源。现在 一般用光电池作为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器件,通过聚光透镜将太阳光汇集到光 电池上产生电能。现有技术的太阳能聚光发电装置中, 一般采用菲涅尔透镜作为聚光透镜, 这种聚光透镜能将透过的太阳光汇集到一处,产生几倍于标准太阳光强(1000w/m2)的光强,在硅光电池的允许受光能力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硅光电 池的发电效率。但是,这种菲涅尔透镜也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它的结构是一 种标准的透镜结构,无论太阳光直射或斜射,透过的太阳光都是汇集到一处, 产生很高的温度。当太阳光直射在透镜上时,透过的太阳光正好汇集在硅光电 池上,当太阳光斜射在透镜上时,透过太阳光的汇集点就会偏离硅光电池,有 时,这个汇集点会正好落在位于两个硅光电池之间的串联电线上,将电线烧断, 造成整个硅光电池组失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太阳 光斜射时能将透过的太阳光分散汇集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点是,所 述复合结构聚光透镜的下表面为单一平面结构,上表面为包含至少两个斜面的 复合表面结构,各斜面均为内高外低的斜面。所述至少两个斜面沿透镜中心对称分布,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面的内缘高于相邻内侧斜面的外缘。所述至少两个斜面为非对称分布,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 面的内缘高于相邻内侧斜面的外缘。所述上表面还包括一个与下表面平行的平面,所述至少两个斜面分布在该 平面的外围。所述至少两个斜面沿中间平面对称分布,与中间平面相邻的各斜面的内缘 不低于中间平面;位于中间平面同一侧的斜面中,位于两旁的斜面的内侧缘高 于相邻中间斜面的对应侧缘。所述至少两个斜面分布在中间平面的三个侧面,包括分别与中间平面的三 个侧面相邻的三个斜面和夹在上述斜面之间并位于边角的两个斜面;与中间平 面相邻的三个斜面的内缘不低于中间平面;位于边角的斜面的两内缘分别高于 两相邻斜面的对应侧缘。所述至少两个斜面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和/或倾斜角度,使通过复合结构聚 光透镜的所有平行入射光,在透过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后叠加在光电池的一个小 平面上。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在太阳光斜射时,能将透过的太阳光分散 汇集在硅光电池组的不同位置,避免集中汇集在两个硅光电池之间的串联电线 上,因而能避免电线过热烧断,能保证太阳能发电聚光电池连续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图3、图4,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包括上表 面1和下表面2,其中的下表面2为单一平面结构,上表面l为包含至少两个 斜面的复合表面结构,各斜面均为内高外低的斜面。上表面1的复合表面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图l、图2、图3、图4是其 中的四个实施例。其结构特征是使通过复合结构聚光透镜的所有平行入射光, 在透过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后叠加在光电池的一个小平面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 点上,并且当太阳光斜射时,能将透过的太阳光分散汇集在硅光电池组的不同 位置,避免集中汇集在两个硅光电池之间的串联电线上,因而能避免电线过热 烧断,能保证太阳能发电聚光电池连续安全运行。其结构特点中最重要的是, 各斜面具有不同的倾斜方向和/或倾斜角度。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可以将至少两个斜面沿透镜中心对称分 布,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四个沿透镜中心对称分布的斜面101,四个斜面 均为内高外低的斜面。这种将多个斜面沿透镜中心对称分布的结构还可以是由 比图1更多的斜面组成的多层结构,这时位于同一侧的各层斜面的倾斜方向相 同,且在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面的内缘高于相邻内侧斜面的 外缘。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也可以将至少两个斜面按非对称分布安 排,如图2所示。图2的结构中包括六个斜面,其中有四个斜面102在小范围 内呈类似图1的对称分布,两个斜面103位于上述四个斜面的一侧也呈对称状 态,其与上述四个斜面相邻的侧缘均高于相邻斜面的对应侧缘,另两个斜面104 位于上述四个斜面的另一侧也呈对称状态,其与上述四个斜面相邻的侧缘均高 于相邻斜面的对应侧缘,还有一个斜面105位于边角处,其与上述斜面103、 104相邻的侧缘均高于相邻斜面的对应侧缘。这种将多个斜面非对称分布的结 构还可以是由比图2更多的斜面组成的多层结构,这时位于同一侧的各层斜面 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在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面的内缘高于相 邻内侧斜面的外缘。本技术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中的上表面还可以包括一个与下表面2平 行的平面106,该平面106可以如图3所示设置在整个复合结构聚光透镜的中 间,使其它斜面沿该中间平面对称分布,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在复合结构聚 光透镜的一侧,使其它斜面分布在中间平面的三个侧面,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还包括与中间平面106的四边相邻的四个斜面107 和位于边角的四个斜面108,其中,四个斜面107的内缘高于(实际不低于就行)中间平面;位于中间平面同一侧的斜面中,位于两旁的斜面108 (即位于 边角的斜面)的内侧缘高于相邻中间斜面107的对应侧缘。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还包括5个斜面,5个斜面分布在中间平面106的 三个侧面。其中有三个斜面109分别与中间平面106的三个侧面相邻,两个斜 面110位于边角。与中间平面相邻的三个斜面109的内缘均高于(实际不低于 就行)中间平面;位于边角的斜面IIO的两内缘分别高于两相邻斜面1Q9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聚光透镜的下表面为单一平面结构,上表面为包含至少两个斜面的复合表面结构,各斜面均为内高外低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聚光透镜的下表面为单一平面结构,上表面为包含至少两个斜面的复合表面结构,各斜面均为内高外低的斜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 斜面沿透镜中心对称分布,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面的内缘高 于相邻内侧斜面的外缘。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 斜面为非对称分布,同一倾斜方向的斜面中,位于外侧的斜面的内缘高于相邻 内侧斜面的外缘。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还 包括一个与下表面平行的平面,所述至少两个斜面分布在该平面的外围。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复合结构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达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