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477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密码学领域,方法包括:密钥生成中心利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私钥生成算法生成发送方私钥和接收方私钥;发送方使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签名算法,利用发送方私钥对消息明文进行签名,对签名数据和消息明文依次进行拼接压缩和对称加密,利用接收方ID对会话密钥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加密,并将加密数据和加密会话密钥发送至接收方;接收方利用接收方私钥对加密会话密钥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解密,对加密数据进行对称解密,对解密数据进行解压缩分离得到消息明文和签名数据,并利用发送方ID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验证。提高消息加密安全性。提高消息加密安全性。提高消息加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密码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优良保密协议(Pretty Good Privacy,PGP)是一套为数据通信提供加密和验证功能的应用程序,通常用于对文本、电子邮件和文件进行签名、加密和解密。OpenPGP是在PGP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专有协议,为加密消息、签名、私钥以及用于交换公钥的证书定义了统一标准。
[0003]现有OpenPGP的实现方案虽然已经能够解决大部分场景下的加解密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安全隐患。一方面,OpenPGP的信任模型依托于“熟人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密钥分发机制的安全性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如今量子计算快速发展,以传统公钥密码体系为核心的OpenPGP也将受到极大的安全威胁,例如RSA、ElGamal等传统公钥密码体系。除此之外,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公钥基础设施中证书授权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CA)性能的影响,导致加解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密钥生成中心生成公共参数和主私钥,根据所述公共参数、所述主私钥、发送方ID和接收方ID,利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私钥生成算法生成发送方私钥和接收方私钥,并将所述发送方私钥发送至发送方,将所述接收方私钥发送至接收方;S2,所述发送方使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签名算法,利用所述发送方私钥对消息明文进行签名得到签名数据,对所述签名数据和所述消息明文进行拼接压缩得到压缩数据,利用会话密钥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得到加密数据,利用所述接收方ID对所述会话密钥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加密得到加密会话密钥,并将所述加密数据和所述加密会话密钥发送至接收方;S3,所述接收方利用所述接收方私钥对所述加密会话密钥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解密得到解密会话密钥,利用所述解密会话密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对称解密得到解密数据,对所述解密数据进行解压缩分离得到所述消息明文和所述签名数据,并利用所述发送方ID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验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参数包括用于签名的第一公共参数和用于解密的第二公共参数,所述主私钥包括用于签名的第一主私钥和用于解密的第二主私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根据所述第一公共参数、所述第一主私钥和所述发送方ID,利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签名私钥生成算法生成所述发送方私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根据所述第二公共参数、所述第二主私钥和所述接收方ID,利用基于身份的后量子加密私钥生成算法生成所述接收方私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身份标识的后量子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利用所述接收方ID对所述会话密钥进行基于身份的后量子加密得到加密会话密钥包括:将所述接收方ID作为加密的公钥,对所述会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缪文俊余啸海徐婉颖郑宇博陈天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