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652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该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包括底板、混合机构和过滤机构,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吸液泵,吸液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通有喷雾器,喷雾器的一侧设置有吸罩;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箱、电机、混合轴和进药口,混合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电机位于混合箱的上方,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轴,混合轴的底部与混合箱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混合箱的顶部开设有进药口;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盒、盒盖、初级滤板和精细滤板,过滤盒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雾化注射装置不能对药剂中的药渣或大颗粒进行过滤,影响治疗的问题。影响治疗的问题。影响治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
[0003]中医内科的治疗中经常会使用粉末药剂或中草药药剂经过雾化给病人服用,中草药药剂中含有不必要的药渣,在雾化时影响雾化效率,容易造成药剂不能准确的到达病灶,影响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粉末类的药剂若是不能很好的溶解,也会产生较大的颗粒,影响治疗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除渣功能的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包括底板、混合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底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吸液泵(2),所述吸液泵(2)的出水口通过软管连通有喷雾器(3),所述喷雾器(3)的一侧设置有吸罩(4);混合机构(5),所述混合机构(5)包括混合箱(501)、电机(502)、混合轴(503)和进药口(504),所述混合箱(5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02)位于混合箱(501)的上方,所述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轴(503),所述混合轴(503)的底部与混合箱(50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混合箱(501)的顶部开设有进药口(504);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过滤盒(601)、盒盖(602)、初级滤板(603)和精细滤板(604),所述过滤盒(6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盒(601)的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盒盖(602),所述过滤盒(601)的内腔分别设置有初级滤板(603)和精细滤板(604),所述过滤盒(60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混合箱(501)的一侧连通,所述过滤盒(601)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吸液泵(2)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雾化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罩(4)的两侧均设置有挂绳(7),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游明江杜时甫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