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54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包括空心套筒,所述套筒为透明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侧壁设置有刻度线,套筒尾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环形板;所述套筒内同轴布设有套芯,所述套芯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圆锥段和圆杆段,所述圆锥段外径小于套筒内径,圆锥段伸出所述套筒首端,圆锥段一端向后变径延伸与所述圆杆段相适配;所述圆杆段伸出所述套筒尾端、螺纹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帽,所述调整帽紧抵在圆杆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和套芯的配合,可良好应用于手术通道的建立,建立方便快捷,同时减小对脑组织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镜下脑出血清除
,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术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疾病危急重症领域,在进行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术时,预先需要术前的定位以及术中建立手术通道,手术通道实际为一种内镜工作通道,其需撑开脑组织、为内镜的观察和器械的操作提供空间,也为术者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以便进行血肿清除。
[0003]目前多为采用牵开器来建立手术通道,如授权公告号CN212592257U公开了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通道牵开器,其结构复杂,术中操作不便,也有采用气囊充气膨胀来撑开脑组织,气囊撑开形成一定的空腔后再单独放入空心套筒进而形成手术通道,但气囊充气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实际操作时间长。为此,提出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手术通道建立繁琐、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可一次建立手术通道,同时对脑组织损伤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包括空心套筒,所述套筒为透明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侧壁设置有刻度线,套筒尾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环形板;
[0007]所述套筒内同轴布设有套芯,所述套芯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圆锥段和圆杆段,所述圆锥段外径小于套筒内径,圆锥段伸出所述套筒首端,圆锥段一端向后变径延伸与所述圆杆段相适配;
[0008]所述圆杆段伸出所述套筒尾端、螺纹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帽,所述调整帽紧抵在圆杆段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医用PVC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和所述环形板一体成型,套筒和环形板连接后呈针筒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套芯为医用级304不锈钢制成的杆状结构,所述圆锥段和圆杆段一体成型,圆锥段外径与套筒内径存在间隙L,L范围为0.8mm~1.2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锥段尖端为球面状,所述L为1.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圆锥段外径大于圆杆段外径,圆锥段和圆杆段之间倒角形成倾斜面光滑过渡。
[0013]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杆与圆杆段同轴布设,所述调整帽套设在调整杆上,调整帽和调整杆均置于所述套筒外。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板上开设有限位孔;
[0015]所述圆杆段和调整帽之间的调整杆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置于所述限位孔
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包括圆环段、对称布设在圆环段两侧的撑板段以及设置在撑板段上的限位块;
[0017]所述圆环段套设在调整杆上,所述撑板段截面呈“L”形,两侧撑板段与圆环段连接后截面呈“几”字形,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孔内。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套筒采用针筒,套芯为机加工制成,调整杆采用螺栓,调整帽采用螺母,本简易通道装置制作材料易得,制作便捷,成本低,结构相对简易,通过套筒和套芯的配合,可良好应用于手术通道的建立,建立方便快捷,同时减小对脑组织的损伤。
[0020]本技术的圆锥段使得本简易通道装置可顺利进入脑组织,提高手术通道建立的便捷性;设置的限位环在圆杆段和调整帽的夹持作用下保持固定,限位环受到限位孔的限制,可保证套芯和套筒的固定,放入时提高套芯的稳定,避免其移位,避免了人工拿持的不稳定,限位环配合限位孔使用,可给通道的建立带来极大便捷。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的图1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的图1的拆分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的图4的拆分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号为:1为套筒,2为刻度线,3为环形板,4为套芯,41为圆锥段,42为圆杆段,5为调整杆,6为调整帽,7为限位孔,8为限位环,81为圆环段,82为撑板段,83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包括空心套筒1,所述套筒1为透明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制作时,所述套筒1为医用PVC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1侧壁设置有刻度线2,套筒1尾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环形板3,套筒1和所述环形板3一体成型,套筒1和环形板3连接后呈针筒状。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1可采用针筒,即将常规针筒前端乳头部分去除,活塞拔除,仅保留圆柱状的针筒作为套筒1,取材方便,简单易得。
[0031]所述套筒1内同轴布设有套芯4,所述套芯4为医用级304不锈钢制成的杆状结构,套芯4为机加工而成,所述套芯4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圆锥段41和圆杆段42,所述圆锥段41和圆杆段42一体成型。
[0032]具体的,所述圆锥段41外径小于套筒1内径,圆锥段41外径与套筒1内径存在间隙L,L范围为0.8mm~1.2mm,优选的,所述L为1.0mm;
[0033]所述圆锥段41伸出所述套筒1首端,所述圆锥段41尖端为球状。
[0034]所述圆锥段41一端向后变径延伸与所述圆杆段42相适配,所述圆锥段41外径大于圆杆段42外径,圆锥段41和圆杆段42之间倒角形成倾斜面光滑过渡。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杆段42伸出所述套筒1尾端、螺纹连接有调整杆5,所述调整杆5与圆杆段42同轴布设,所述调整杆5为螺栓结构,调整杆5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帽6,所述调整帽6为螺母结构。
[0036]所述调整帽6套设在调整杆5上,所述调整帽6紧抵在圆杆段42上,调整帽6和调整杆5均置于所述套筒1外;
[0037]调整杆5拧入圆杆段42内,而后拧紧调整帽6使调整帽6紧抵在圆杆段42端面,进而可将调整杆5与圆杆段42固定,通过调整调整杆5的伸出长度,可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术者,提高其拿持的舒适性。
[0038]建立手术通道时,将套芯4与套筒1组合,即套芯4置于套筒1内,部分圆锥段41伸出套筒1,结构简易,术者一手同时拿持套筒1及置于套筒1外的调整杆5、使两者保持固定,自颅骨切口顺着手术入路进入,根据刻度线2标识,确定放入脑组织的深度,直至达到血肿腔,操作便捷。
[0039]放入时,套芯4的圆锥段41不断撑开脑组织,圆锥段41配合尖端的球状结构,可顺利进入脑组织,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在套筒1进入脑组织深处时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同时套筒1为透明材质,可直观看到脑组织有无出血,以便及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包括空心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为透明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1)侧壁设置有刻度线(2),套筒(1)尾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环形板(3);所述套筒(1)内同轴布设有套芯(4),所述套芯(4)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圆锥段(41)和圆杆段(42),所述圆锥段(41)外径小于套筒(1)内径,圆锥段(41)伸出所述套筒(1)首端,圆锥段(41)一端向后变径延伸与所述圆杆段(42)相适配;所述圆杆段(42)伸出所述套筒(1)尾端、螺纹连接有调整杆(5),所述调整杆(5)上螺纹连接有调整帽(6),所述调整帽(6)紧抵在圆杆段(4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为医用PVC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套筒(1)和所述环形板(3)一体成型,套筒(1)和环形板(3)连接后呈针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脑出血简易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芯(4)为医用级304不锈钢制成的杆状结构,所述圆锥段(41)和圆杆段(42)一体成型,圆锥段(41)外径与套筒(1)内径存在间隙L,L范围为0.8mm~1.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下脑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运涛张亚磊栗炎奇于帅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