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耗能支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减震(振)隔震(振)
技术背景
[0002]随着结构被动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减震耗能装置已经发展出诸多类型。防屈曲支撑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减震装置之一,其优点是设计参数简单,造价较低。但是传统的防屈曲支撑震后残余位移较大,使结构修复性难度增大,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巨增,因而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防屈曲支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结构形式众多,存在以下问题:采用预应力筋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不足;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价格高昂,且需要解决温度敏感性、性能稳定性等问题;蝶形弹簧所提供的行程较短,而且无耗能能力,并且需要大量的焊接工作或装配工作;现有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并且由于兼顾复位性能,支撑的耗能性能变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同轴套设的外套管(1)、高强钢环簧组(11)、中套管(2)、波纹管(4)和内套管(3),所述高强钢环簧组(11)与外套管(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外套管(1)由两个等径等长的半套管拼接而成,拼接时,预先给所述高强钢环簧组(11)施加预压力,所述外套管(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外环形挡板(6),所述中套管(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内环形挡板(5),所述高强钢环簧组(11)设置在一对外环形挡板(6)之间,所述一对内环形挡板(5)的间距大于一对外环形挡板(6)之间的间距,且位于同侧的内环形挡板(5)位于外环形挡板(6)的外侧,所述外套管(1)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自外套管(1)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端板(9)形成供中套管(2)穿过的通孔,所述中套管(2)穿过所述外套管(1)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端板(9)滑动连接,所述中套管(2)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所述敞口端通过自所述中套管(2)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第二端板(10)与所述外套管(1)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端板(9)和第二端板(1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一对内环形挡板(5)之间的距离;所述波纹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套管(2)的封闭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套管(1)的封闭端,所述内套管(3)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套管(1)的封闭端,所述外套管(1)的封闭端和中套管(2)的封闭端均设置有连接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3)内表面间隔设置有加劲板(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钢环簧组(11)的预压力由一对外环形挡板(6)施加,高强钢环簧组(11)预压状态下与一对内环形挡板(5)之间的间隙等于所述波纹管(4)的弹性变形极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4)与所述中套管(2)的封闭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管(2)与所述第二端板(10)焊接或者一体设置,所述外套管(1)与所述第一端板(9)焊接或者一体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环簧自复位的屈曲约束波纹管耗能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文,高荣澳,刘彦伟,张魁杰,牛卫兵,樊军,刘朋,邢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杭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