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外科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在对脑部进行手术时,需要对头部进行限位支撑,但是,现有的头部定位机构固定效果不佳,在手术过程中固定架容易松动,手术过程中固定架松动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能够针对多种不同手术需求对头部进行固定,从而确保患者的头部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不出出现欢动偏移的现象,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卡紧支座、支架和卡座,卡紧支座的上侧设置有支架,支架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架中的水平端的后侧固定有卡座,该卡座为“U”形结构设置;
[0005]它还包含:
[0006]转动调节机构,所述的转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它包含卡紧支座(1)、支架(2)和卡座(3),卡紧支座(1)的上侧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架(2)中的水平端的后侧固定有卡座(3),该卡座(3)为“U”形结构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转动调节机构(4),所述的转动调节机构(4)设置于卡紧支座(1)的内部;调节块(5),所述的调节块(5)为两个,分别穿设于卡座(3)左右两侧开设的调节槽(3
‑
1)内,且调节槽(3
‑
1)为“L”形结构设置;调节机构(6),所述的调节机构(6)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调节槽(3
‑
1)内;卡盘(7),所述的卡盘(7)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调节块(5)的内壁后侧;调节筒(8),所述的调节筒(8)为两个,分别通过滑动副滑动穿设于对应的调节块(5)的后侧,且调节筒(8)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杆(9),所述的安装杆(9)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卡盘(7)的外侧,且安装杆(9)穿设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安装杆(9)通过螺柱安装于安装槽内;连接块(10),所述的连接块(10)为四个,分别两两相对固定于调节筒(8)的前后两侧,且连接块(10)设置于调节块(5)的外侧;连接架(11),所述的连接架(11)为两个,且连接架(11)为“U”形结构设置,连接架(11)设置于调节筒(8)的下侧,且连接架(11)中的前后两侧垂直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块(10)的底部;螺纹杆(12),所述的螺纹杆(12)为两个,分别通过螺纹旋转穿设于对应的连接架(11)中的水平端内,且螺纹杆(12)的内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调节块(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调节机构(4)包含:转动支柱(4
‑
1),所述的转动支柱(4
‑
1)固定于支架(2)中的垂直端的底部,且转动支柱(4
‑
1)的底端穿过卡紧支座(1)的顶板后,通过轴承旋接设置于卡紧支座(1)的内底面上;转动齿轮(4
‑
2),所述的转动齿轮(4
‑
2)套设并固定于转动支柱(4
‑
1)上,且转动齿轮(4
‑
2)设置于卡紧支座(1)内;主动齿轮(4
‑
3),所述的主动齿轮(4
‑
3)啮合设置于转动齿轮(4
‑
2)的右侧;且该主动齿轮(4
‑
3)为四分之一不完全齿轮;主动轴(4
‑
4),所述的主动轴(4
‑
4)穿设并固定于主动齿轮(4
‑
3)内,且主动轴(4
‑
4)的上端通过轴承旋接穿过卡紧支座(1)后,露设于卡紧支座(1)的上侧;主动电机(4
‑
5),所述的主动电机(4
‑
5)固定于卡紧支座(1)的上侧,且主动电机(4
‑
5)设置于转动支柱(4
‑
1)的右侧,主动电机(4
‑
5)的底部输出轴与主动轴(4
‑
4)相连接;主动电机(4
‑
5)与外部电源连接;主动电机(4
‑
5)启动使主动齿轮(4
‑
3)进行转动,当主动齿轮(4
‑
3)的齿牙与转动齿轮(4
‑
2)相啮合时,带动转动齿轮(4
‑
2)转动,使转动支柱(4
‑
1)带动上侧的支架(2)进行转动,从而使卡座(3)敞口端的方向进行90
°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泷,常海刚,李祥生,马鹏举,惠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