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433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核反应堆单元、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和朗肯循环发电单元;核反应堆单元包括反应堆和第一换热器,反应堆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热端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热端出口与反应堆的气体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端连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入热源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出热源端连接朗肯循环发电单元输入热源端。提出核能驱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朗肯循环构建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有效提高核电站发电效率。有效提高核电站发电效率。有效提高核电站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气冷堆领域,涉及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和多用途等特性,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第四代反应堆堆型。技术上,高温气冷堆可以取消场外应急,具备替代关停退役中小火电厂老旧机组能力。但目前高温气冷堆大部分是通过透平单循环的形式进行发电,发电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提出核能驱动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有效提高核电站发电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包括核反应堆单元、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和朗肯循环发电单元;
[0006]核反应堆单元包括反应堆和第一换热器,反应堆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热端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热端出口与反应堆的气体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端连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入热源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反应堆单元、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和朗肯循环发电单元;核反应堆单元包括反应堆(1)和第一换热器(2),反应堆(1)的气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热端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2)热端出口与反应堆(1)的气体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连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入热源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的输出热源端连接朗肯循环发电单元输入热源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单元包括二氧化碳透平(3)、第二换热器(4)和第一换冷器(5),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出口依次连接二氧化碳透平(3)、第二换热器(4)热端、第一换冷器(5)热端和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入口,第二换热器(4)冷端连接朗肯循环发电单元输入热源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冷器(5)热端和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入口之间设置有增压装置(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冷器(5)热端和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三换热器(7),第一换冷器(5)热端和第一换热器(2)的冷端入口分别连接第三换热器(7)的冷端入口和冷端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朗肯循环发电单元包括透平(8)和第二换冷器(9),透平(8)的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4)冷端出口,透平(8)的出口连接第二换冷器(9)入口,第二换冷器(9)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4)冷端入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烁周贤钟迪姚国鹏黄永琪安航白烨蔡浩飞王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