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及具有其的阻塞器组件和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82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包括具有第一通孔(114)的旋钮(11)和具有第二通孔(124)的底座(12),所述旋钮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一通孔内壁上的固定凸台(111)卡合在所述底座的弹性分瓣(121)上,多个所述弹性分瓣中央形成供内窥镜探头通过的、尺寸可变的第二通孔,通过旋转所述旋钮,使得固定凸台驱动弹性分瓣外壁面上的厚度渐增的固定筋(1211),能够让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改变,实现对内窥镜探头的夹紧或放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内窥镜探头固定器的阻塞器组件和穿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旋钮和内径可调的底座,使得内窥镜探头能够稳定地固定在阻塞器组件上,穿刺时内窥镜探头不会在阻塞器组件内晃动,从而能够获得清晰的内窥镜成像。镜成像。镜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及具有其的阻塞器组件和穿刺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创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及具有其的阻塞器组件和穿刺器。
[0003]
技术介绍

[0004]现有的微创手术中经常要用到穿刺器,穿刺器通常由阻塞器组件及套管部件组成。在对患者病灶附近进行第一件穿刺器的穿刺时,由于看不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所以一般都需要进行可视化穿刺。
[0005]可视化穿刺就是穿刺器在穿刺时,将阻塞器组件插入套管组件中,然后将内窥镜插入阻塞器组件中,整体进行使用,当穿刺器刚刚穿破患者皮肤后,就可以通过内窥镜看身体内部情况,从而减少手术风险。例如AU2013203912A1公开的一种穿刺器。目前市售穿刺器阻塞器组件大部分没有内窥镜固定功能,少数使用橡胶件来固定内窥镜,它们都存在穿刺时内窥镜在阻塞器组件内晃动、使得内窥镜成像不清晰的问题。
[0006]基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使得穿刺时内窥镜探头不会在阻塞器组件内晃动,从而能够获得清晰的内窥镜成像。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旋钮和具有第二通孔的底座,所述旋钮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一通孔内壁上的卡位凸台、限位面卡合在所述底座的弹性分瓣上,多个所述弹性分瓣中央形成供内窥镜探头通过的、尺寸可变的第二通孔,通过旋转所述旋钮,使得第一通孔内壁上的固定凸台挤压弹性分瓣外壁面上的厚度渐增的固定筋,能够让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改变,实现对内窥镜探头的夹紧或放松。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包括手柄和圆筒体,所述手柄和圆筒体中间贯穿有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部均匀设置有2个以上的固定凸台,所述第一通孔内壁底部设置有卡位凸台和限位面,用于与弹性分瓣外壁面上的卡位斜台形成卡合,避免旋钮从底座上脱离。
[0011]可选地,所述手柄为梅花手柄或者圆形手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环形内圈和环形外圈,所述环形内圈由2个以上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弧形弹性分瓣构成,每个弹性分瓣的外壁面中上部设置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的底部设置有从上到下尺寸渐增的卡位斜台,所述环形内圈和环形外圈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旋钮下部圆筒体的厚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内圈和环形外圈为一体制作。
[0014]优选地,所述固定凸台具有3个,对应地,所述弹性分瓣也有3个。
[0015]优选地,所述固定凸台上设置有平行的多条第一定位槽,对应地,所述弹性分瓣的固定筋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啮合的多条第二定位槽。
[0016]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与阻塞器中阻塞杆上的限位孔配合的卡扣。
[0017]优选地,所述旋钮和/或底座由塑料制作而成。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塞器组件,其具有如上面所述的内窥镜探头固定器。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穿刺器,包括阻塞器和套管组件,还包括上面所述的内窥镜探头固定器。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由于采用了旋钮和内部通孔直径可调的底座,使得内窥镜探头能够稳定地固定在阻塞器上,穿刺时内窥镜探头不会在阻塞器内晃动,从而能够获得清晰的内窥镜成像。
[0021]2、环形内圈为2个以上弹性分瓣组成,能够对内窥镜探头形成均匀夹持,避免了对内窥镜探头的损伤。
[0022]3、通过在弹性分瓣外壁面上设置厚度渐增的固定筋,旋钮和弹性分瓣外壁面之间形成多处面接触,使得二者的配合稳定可靠。
[0023]4、通过在固定凸台上设置多条第一定位槽、在弹性分瓣的固定筋上设置多条第二定位槽,使得旋钮转动时两处定位槽相互啮合,相互定位,能够避免松动;医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决定固定松紧程度,方便医生手术操作及判断。
[0024]5、在旋钮上采用梅花手柄,可以方便使用者更好地旋转旋钮。
[0025]6、现有内窥镜固定功能只是在第一个穿刺器穿刺时需要该功能,其他穿刺器穿刺时不需要该功能,而每台微创手术通常需要3

4套穿刺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固定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只在需要固定内窥镜的时候提供,也可以单独提供给医生,由医生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此部件,可以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窥镜探头固定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窥镜探头固定器一种实施例的旋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与图3所示旋钮对应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内窥镜探头固定器的阻塞器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内窥镜探头固定器的穿刺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内窥镜探头固定器的穿刺器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4]其中,10

内窥镜探头固定器,11

旋钮,111

固定凸台,1111

第一定位槽,112

卡位凸台,113

限位面,114

第一通孔,115

手柄,12

底座,121

弹性分瓣,1211

固定筋,1212

卡位斜台,1213

第二定位槽,122

卡扣,123

环形内圈,124

第二通孔,125

环形外圈,20

阻塞器,21

阻塞杆,211

限位孔,30

套管组件,40

内窥镜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及具有其的阻塞器组件和穿刺器作进一步地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6]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10,包括具有第一通孔114的旋钮11和具有第二通孔124的底座12,旋钮11通过第一通孔114及第一通孔114内壁上的卡位凸台112和限位面113卡合在底座的弹性分瓣121上,多个(例如3个)弹性分瓣121中央共同形成供内窥镜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包括具有第一通孔(114)的旋钮(11)和具有第二通孔(124)的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通过第一通孔(114)及第一通孔(114)内壁上的卡位凸台(112)、限位面(113)卡合在所述底座(12)的弹性分瓣(121)上,多个所述弹性分瓣(121)中央形成供内窥镜探头通过的、尺寸可变的第二通孔(124),通过旋转所述旋钮(11),使得第一通孔(114)内壁上的固定凸台(111)挤压弹性分瓣(121)外壁面上的厚度渐增的固定筋(1211),能够让所述第二通孔(124)的尺寸改变,实现对内窥镜探头的夹紧或放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1)包括手柄(115)和圆筒体,所述手柄(115)和圆筒体中间贯穿有所述第一通孔(114),在所述第一通孔(114)内壁上部均匀设置有2个以上的固定凸台(111),所述第一通孔(114)内壁底部设置有卡位凸台(112)和限位面(113),用于与弹性分瓣(121)外壁面上的卡位斜台(1212)形成卡合,避免旋钮(11)从底座(12)上脱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探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包括环形内圈(123)和环形外圈(125),所述环形内圈(123)由2个以上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弧形弹性分瓣(121)构成,每个弹性分瓣(121)的外壁面中上部设置有固定筋(1211),所述固定筋(1211)的底部设置有从上到下尺寸渐增的卡位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友平杨建涛梅里翁里斯托马斯杨海龙居朝永陈伟理魏义
申请(专利权)人:基美实业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