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79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属于井道内缓冲技术领域,解决了轿厢沿井道下坠过程中侧歪、旋转导致撞击侧壁的问题,包括轿厢底座、绳套缓冲机构、螺旋滑道和防坠套圈机构,所述轿厢底座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中滑动连接有绳套缓冲机构,且螺旋滑道的下端端口处设置有固定于内壁上的防坠套圈机构。下坠物和轿厢底座向下掉落时,先接触绳套缓冲机构,其旋转的冲击力推动滑块组件一和滑块组件二沿螺旋滑道向下滑动,消除旋转冲击力,缓冲下坠物整体下落的惯性,缩减下坠物两侧间距差,对下坠物掉落角度矫正。落角度矫正。落角度矫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道内缓冲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井道是轿厢和对重装置或液压缸柱塞运动的空间。此空间是以井道底坑的底、井道壁和井道顶为界限的,井道的尺寸根据电梯额定载质量和额定速度确定出轿厢的内净尺寸,在进一步推算出轿厢的轮廓尺寸及井道尺寸。井道尺寸指内部的宽和深是由轿厢的外廓尺寸,对重尺寸,轿厢与对重的间隙及各自与井道壁的间隙等加以确定,建筑井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脱轨下坠,从而造成事故。
[0003]专利号为CN20182081439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防坠保护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防护设备
,包括轿厢、井道、承重绳、定位绳和防坠网板;轿厢顶部到井道顶部、轿厢底部到井道底部均连接有承重绳,承重绳分别连接在轿厢底部、轿厢顶部的四个角位置处;承重绳之间每隔一段间距设置有防坠网板,防坠网板呈方形结构,防坠网板的每个角分别设置有定位扣环,定位绳沿着井道穿过定位扣环竖直向下设置;每条承重绳分别连接有复位绳,复位绳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底座(1)、绳套缓冲机构(2)、螺旋滑道(3)和防坠套圈机构(4),所述轿厢底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螺旋滑道(3),所述螺旋滑道(3)中滑动连接有绳套缓冲机构(2),且螺旋滑道(3)的下端端口处设置有固定于内壁上的防坠套圈机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套缓冲机构(2)包括绳筒一(21)、绳筒二(22)、绳索(23)、滑块组件一(24)、滑块组件二(25)、防坠环(26)、防滑块一(27)和防滑块二(28),所述轿厢底座(1)的内壁上可拆卸的固定有绳筒一(21)和绳筒二(22),所述绳筒一(21)和绳筒二(22)分布于轿厢底座(1)内壁的两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滑块组件一(24)和滑块组件二(25),滑块组件一(24)和滑块组件二(25)朝向井道轴线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状的防滑块一(27),相邻两个防滑块一(27)之间设置有防坠环(26),所述防坠环(26)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防滑块二(28),所述绳筒一(21)和绳筒二(22)上均缠绕连接有绳索(23),所述绳筒一(21)上的绳索(23)经过滑块组件一(24)后连接绳筒二(22),所述绳筒二(22)上的绳索(23)经过滑块组件二(25)后连接绳筒一(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一(24)和滑块组件二(25)结构一致,两者均有限位块(241)、U型板(242)、侧耳(243)、锁紧螺栓(245)和中轴(246),所述限位块(241)的上端扣接有U型板(242),所述U型板(242)和限位块(241)之间通过锁紧螺栓(245)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242)的上端两侧焊接有侧耳(243),两个所述侧耳(243)之间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中轴(246),所述绳索(23)缠绕于中轴(246)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筒一(21)和绳筒二(22)的结构一致,所述绳筒一(21)由筒体(211)和牵拉弹簧(212)构成,所述筒体(211)的两端端部直径大于其中部直径,所述筒体(211)的中部套接有牵拉弹簧(212),牵拉弹簧(212)的一端固定连接筒体(2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绳索(2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井道安全防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41)由两块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酉阳周卫军侯鸿飞张勇刚乔亚荣周天翔孙健美杨德磊胡中明方前程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