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77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叠合楼板、止水钢板、现浇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止水钢板在预制板生产时预先埋入板侧并伸出板侧一定距离;预制层板顶和板侧在预制时应预留粗糙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叠合板的防水能力,有效解决预制叠合板在用于屋面等有水环境时因拼接处开裂而导致的渗水漏水现象;还能提高叠合板在拼缝处的抗剪承载力;同时具有施工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高等优点。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防水接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业化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四节一环保”绿色建筑的重要步骤。水平构件由于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制作、安装相对比较简单,在建筑结构中量大面广,也较易实现构件的标准化和工厂化,是最早实现工厂化预制也是运用最广的预制构件。
[0003]叠合楼板是由叠合板预制层和叠合板现浇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预制层在工厂预制,由汽车运至现场后使用塔吊吊装就位,在叠合板预制层上敷设设备预埋管线,然后布设叠合楼板上层钢筋网,最后在叠合板预制层上现场浇筑现浇层混凝土。因为建筑功能和结构布置的原因,板的尺寸一般比较大,为了便于运输和吊装,通常需要将板进行分割制作成几块预制板,运到现场吊装到位后再通过密拼缝或者后浇带连接。当采用密拼缝方式连接时,板底会留下一条通长缝从而影响感官,且对防水更加不利,所以在实际使用时较多采用后浇带形式接缝尤其是用于屋面等有水环境时。预制叠合板后浇带处混凝土由于和预制层非一次性浇筑,易形成薄弱部位,容易出现裂缝,当预制叠合板应用到屋面等有水环境时,不同程度的渗水和漏水现象时常出现,一旦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将大大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也会导致钢筋锈蚀进一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0004]综上所述,解决叠合板的渗水漏水问题是预制叠合板应用于屋面等有水环境的关键,如能有效解决,将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有利于工业化的推广和实施。<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提高预制叠合板拼接部位的防水能力,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防水接缝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叠合楼板、止水钢板、现浇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止水钢板在预制板生产时预先埋入板侧并伸出板侧一定距离;预制层板顶和板侧在预制时应预留粗糙面。
[0008]优选地,止水钢板厚度不小于3mm。
[0009]优选地,止水钢板埋入预制板和后浇带的宽度均不小于75mm。
[0010]优选地,止水钢板距离预制层板面不小于20mm。
[0011]优选地,预制板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小于4mm。
[0012]优选地,叠合板现浇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钢筋,钢筋直径大于等于8mm,钢筋间距小于等于200mm。
[0013]优选地,后浇带宽度大于等于200mm。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混凝土叠合板的防水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由于止水钢板上下两侧的混凝土均是一次性浇筑的,不易在止水钢板处形成传水路径;(2)通过叠合楼板预制层板侧预埋止水钢板可以有效阻断水的传递路径;(3)通过板顶和板侧预留粗糙面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预制层和现浇层的粘结能力,进而提高叠合板的防水效果;(4)由于止水钢板是在预制层工厂生产时已经预先埋置,故其质量更加可控,施工时也不会移动错位导致止水钢板偏离后浇带位置进而影响止水效果。2:提高预制叠合板的抗剪承载力,预制叠合板设计时,后浇带位置一般选在弯矩较小,板底拉力较小处,这一位置的剪力往往不会太小,在这一位置埋置止水钢板也能提高这一薄弱部位的抗剪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防水接缝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防水接缝结构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节点1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混凝土叠合楼板,2、混凝土后浇带,3、止水钢板,4、混凝土梁,5、叠合楼板预制层,6、叠合楼板现浇层,7、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8、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2、图3所示,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楼板预制层5和叠合楼板现浇层6,叠合楼板预制层5两端搁置在混凝土梁4上,搁置距离为15mm,叠合楼板预制层5的顶面设置叠合楼板现浇层6,相邻两块叠合楼板预制层5之间设置后浇带2。
[0020]预制层5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7采用双向通长钢筋,钢筋直径大于等于8mm,钢筋间距小于等于200mm,且该钢筋伸入混凝土后浇带2,两块预制层之间的钢筋通过搭接连接,后浇带宽度需满足钢筋搭接长度要求且不应小于200mm。
[0021]叠合楼板预制层5板顶和板侧在预制时应预留粗糙面,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小于4mm。
[0022]叠合楼板预制层5在预制生产时在板侧预埋止水钢板3。止水钢板厚度3不小于3mm,且止水钢板3埋入预制板和后浇带的宽度均不小于75mm,止水钢板距离预制层板面不小于20mm。
[0023]叠合楼板现浇层6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且叠合楼板现浇层6内埋置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应采用双向通长钢筋,钢筋直径大于等于8mm,钢筋间距小于等于200mm。
[0024]上述的设置有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0025](1)、生产叠合楼板预制层5,在预制层板底设置叠合楼板预制层钢筋7,在预制层板侧预先埋入止水钢板3,止水钢板厚度3不小于3mm,且止水钢板3埋入预制板和后浇带的宽度均不小于75mm,止水钢板距离预制层板面不小于20mm;叠合楼板预制层5板顶和板侧在预制时应预留粗糙面,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小于4mm。
[0026](2)、施工现场搭设楼盖梁板支撑系统;
[0027](3)、待叠合楼板预制层5养护完成后,将叠合楼板预制层5运输到现场并准确吊装
到预定位置;
[0028](4)、按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设计图集要求绑扎叠合楼板现浇层钢筋8;
[0029](5)、浇筑混凝土,将两块预制层5通过后浇带2和现浇层6和混凝土梁4整浇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混凝土叠合楼板、止水钢板、现浇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叠合楼板底层为预制层、上部为混凝土现浇层,止水钢板在预制板生产时预先埋入板侧并伸出板侧一定距离,预制层板顶和板侧在预制时应预留粗糙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止水钢板厚度不小于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防水接缝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止水钢板埋入预制板和后浇带的宽度均不小于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军倪闻昊朱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