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70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供试品种为长姜1号,试验在湖北省生姜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进行;步骤2:设深耕分畦栽培、对照中耕栽培(CK)2个对比试验处理;步骤3:挑选质量重50~70g/块健壮无病虫害的姜种;步骤4:土壤通气性的测定;步骤5:生姜幼苗根系构型及生长的测定;步骤6:数据分析;步骤7:结果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该方法针对长江中上游春夏多雨高湿区引起生姜烂种的问题,采取深耕土壤、梯度排水、分畦种植的技术,及时排出土壤多余水分,以利生姜生长健康,避免田间土壤积水引起生姜烂种沤根的普遍现象发生。引起生姜烂种沤根的普遍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姜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姜是植物姜的根状茎,具有活血、驱寒、抗氧化、降胆固醇等功效,是天然的药食同源保健蔬菜和中药材。2019年全球生姜净贸易量为72万吨,而中国占52.5万吨,占四分之三。生姜是我国的特色蔬菜,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高效产业。由于生姜为肉质膨大贮藏根茎,不耐土壤积水,因此在多雨高湿地区种植生姜容易造成根系腐烂、生长缓慢、病害频发等危害,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生姜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有关生姜种植过程中土壤的深耕导气、分畦排水、促成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尤其在4月至5月春夏之际正值生姜播种与多雨高湿的特殊时段,存在土壤较长时间积水泡烂姜种的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4月至5月春夏之际正值生姜播种与多雨高湿的特殊时段,存在土壤较长时间积水泡烂姜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供试品种为长姜1号,试验在湖北省生姜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进行;r/>[0010]步骤2:设深耕分畦栽培、对照中耕栽培(CK)2个对比试验处理;
[0011]步骤3:挑选质量重50~70g/块健壮无病虫害的姜种,于室内25
±
2℃条件下催芽20d左右,把芽粗1cm以上、长1~3cm的姜种,按株距25cm播种定植于步骤2中准备好的土壤种植沟中,盖细土5~6cm厚,浇1次透水;
[0012]步骤4:土壤通气性的测定,于姜种定植45d后在试验处理小区以环刀分别采集深度为0~10、10~20、20~30cm的土壤样本,每个试验小区按5点取样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和通气性;
[0013]步骤5:生姜幼苗根系构型及生长的测定,于姜种定植45d后在试验处理小区调查出苗率、烂种率、姜苗生长情况,用卷尺测量株高(茎基部至最高生长点),用游标卡尺测量茎基部粗度,观测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
[0014]步骤6:数据分析,以Excel软件计算数据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用DPS软件进行显著
性分析;
[0015]步骤7:结果分析,分析深耕分畦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深耕分畦栽培对生姜幼苗根系的影响、深耕分畦栽培对生姜幼苗生长的影响。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供试土壤为荆州区江汉平原灰油砂土,有机质18.3g
·
kg
‑1,全氮637mg
·
kg
‑1,碱解氮45.3mg
·
kg
‑1,速效磷30.2mg
·
kg
‑1,速效钾260.5mg
·
kg
‑1,pH 7.8。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深耕分畦栽培:试验田土壤以挖掘机按照70cm的深度标准全土翻耕1遍,然后,以拖拉机耕碎耙细土壤呈粉状。试验田块四周按照宽
×
深=80cm
×
100cm的标准开挖排水沟,种植土壤每6m按照长
×
宽=42m
×
6m的标准挖沟分畦,畦间沟标准为宽
×
深=40cm
×
60cm。每1畦内顺着长轴方向按照行距为80cm、宽
×
深=25cm
×
30cm的标准挖6条种植沟,试验田形成四周排水边沟深100cm、畦间沟深60cm、种植沟深30cm的三梯度分层排水沟网系统,以利植株根系健康生长。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对照中耕栽培(CK):种植土壤耕作20~30cm深,田块四周边沟40~50cm深,种植沟与深耕分畦网隔栽培相同,无畦间沟。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2个试验处理均重复3次,每个重复小区面积252m2,随机区组排列,2个试验处理的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土壤容重=土样干重/环刀体积,土壤含水率=(土样鲜重

土样干重)/土样干重
×
100%,土壤总孔隙度=1

土样容重/土样比重,土壤通气性=土样总孔隙度

土样含水率
×
土样容重。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采集生姜幼苗完整根系,用清水洗净擦干,以根系扫描仪(LD

WinRHIZO,莱恩德智能科技)扫描根系,并利用WinRHIZO professional software 2007version软件统计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每处理重复3次。
[0022]3.有益效果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中,研究发现深耕分畦的栽培方式能提高生姜田间土壤的总孔隙度,显著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导水性,好的土壤环境是种子快速萌发和根系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深耕分畦栽培方式不仅大幅降低姜种的腐烂率(仅为4.4%),提高姜种的出苗率达94.4%,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其总根长和根尖数是对照栽培的1.89倍和1.63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比对照提高96%和64%;生姜的根系活力也进一步增强,进而促进生姜幼苗根系的健康生长。
[0025](2)本专利技术中,研究发现深耕分畦栽培可使生姜株高是对照2倍以上,茎粗也比对照高80%,主茎叶片数比对照多3.8片,植株的鲜重和干重均比对照提高了50%以上。。
[0026](3)本专利技术中,研究发现深耕分畦的栽培方法既可减小土壤的容重,增大其孔隙度,为植株生长创造疏松秀气的有利环境;又可在田间形成三梯度分层排水的沟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含水率,提高土壤导水秀气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试验田块示意图(a为畦的横向剖面图,比例尺为1∶25;b为畦的纵向剖面图,比例尺为1∶150;c为深耕分畦;d为对照。图中数字的单位均为mm);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定植45d的姜苗根系扫描图(a为深耕分畦栽培姜苗根系,b为对照,标尺为20mm);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定植45d的姜苗形态(图中a为对照姜苗,b为深耕分畦栽培姜苗,标尺为20mm)。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供试品种为长姜1号,试验在湖北省生姜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进行;步骤2:设深耕分畦栽培、对照中耕栽培(CK)2个对比试验处理;步骤3:挑选质量重50~70g/块健壮无病虫害的姜种,于室内25
±
2℃条件下催芽20d左右,把芽粗1cm以上、长1~3cm的姜种,按株距25cm播种定植于步骤2中准备好的土壤种植沟中,盖细土5~6cm厚,浇1次透水;步骤4:土壤通气性的测定,于姜种定植45d后在试验处理小区以环刀分别采集深度为0~10、10~20、20~30cm的土壤样本,每个试验小区按5点取样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和通气性;步骤5:生姜幼苗根系构型及生长的测定,于姜种定植45d后在试验处理小区调查出苗率、烂种率、姜苗生长情况,用卷尺测量株高(茎基部至最高生长点),用游标卡尺测量茎基部粗度,观测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步骤6:数据分析,以Excel软件计算数据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用DP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步骤7:结果分析,分析深耕分畦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深耕分畦栽培对生姜幼苗根系的影响、深耕分畦栽培对生姜幼苗生长的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供试土壤为荆州区江汉平原灰油砂土,有机质18.3g
·
kg
‑1,全氮637mg
·
kg
‑1,碱解氮45.3mg
·
kg
‑1,速效磷30.2mg
·
kg
‑1,速效钾260.5mg
·
kg
‑1,pH 7.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雨高湿区防控生姜烂种的健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深耕分畦栽培:试验田土壤以挖掘机按照70cm的深度标准全土翻耕1遍,然后,以拖拉机耕碎耙细土壤呈粉状,试验田块四周按照宽
×
深=80cm
×
100cm的标准开挖排水沟,种植土壤每6m按照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清贾切秦曼丽刘燃朱永兴蔡小东李港田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