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6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发光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数据信号写入模块、第一补偿模块、第二补偿模块以及第三补偿模块。其中,通过第一补偿模块可以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通过第二补偿模块可以对发光器件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通过第三补偿模块可以对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压降进行补偿,从而可以解决发光器件驱动电路中存在的发光器件亮度衰减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显示装置主要分为无源驱动以及有源驱动两种方式。其中,无源驱动方式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但是因为交叉串扰的存在难以实现高分辨率,且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瞬态电流过大造成电源以及显示装置使用寿命较短。而有源式驱动对应每个像素配备一个薄膜晶体管,电容的存在使其避免了交叉串扰和瞬态电流过大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显示装置通常采用有源驱动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寿命,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
[0003]其中,当显示装置采用有源驱动时,由于发光二极管会处于长时间工作的状态,因此会发生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偏移的问题。为解决阈值电压偏移问题,引入了补偿电路设计。比如,三星等公司通常采用4T1C发光器件驱动电路来实现阈值电压的内部补偿。但是这些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扫描信号较多,时序复杂,且无法补偿发光器件的阈值电压和电源信号的压降变异。
[0004]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发光器件驱动电路,使其不仅能够实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串接于第一电源信号与第二电源信号构成的发光回路;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控制模块接入发光控制信号,并串接于所述发光回路,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回路导通或者截止;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串接于所述发光回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数据信号写入模块,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模块接入数据信号以及第一扫描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输送所述数据信号至所述第一节点;第一补偿模块,所述第一补偿模块接入第二扫描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以及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第二补偿模块,所述第二补偿模块接入第三扫描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发光器件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第三补偿模块,所述第三补偿模块接入第四扫描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源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对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压降进行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还包括初始化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接入第五扫描信号以及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五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初始化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包括初始化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五扫描信号,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初始化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且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刘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