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交通设备以及光源装置
[0001]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交通设备以及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户对例如包括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对其显示效果以及轻便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该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源对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以及轻便性等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交通设备以及光源装置。
[0004]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侧;以及背光源,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波导板,所述光波导板包括匀光部和光波导元件,所述光波导元件包括出光面,所述匀光部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在与所述出光面垂直的方向上依次排列;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源部,所述光源部被配置为使其发出的光线在所述匀光部内发生多次全反射之后进入所述光波导元件,之后从所述光波导元件的所述出光面出射。
[0005]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背侧;以及背光源,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其中,所述背光源包括光波导板,所述光波导板包括匀光部和光波导元件,所述光波导元件包括出光面,所述匀光部与所述光波导元件在与所述出光面垂直的方向上依次排列;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光源部,所述光源部被配置为使其发出的光线在所述匀光部内发生多次全反射之后进入所述光波导元件,之后从所述光波导元件的所述出光面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全反射的次数不少于5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部包括入光端和出光端,所述入光端和所述出光端沿所述出光面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匀光部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光波导元件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波导元件中的波导介质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板为一体化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元件与所述匀光部之间在与所述出光面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间隙介质,所述光波导元件中波导介质的折射率和所述匀光部的折射率均大于所述间隙介质的折射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元件与所述匀光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光波导元件的入光端和所述匀光部的出光端连接,以使所述匀光部的光线经所述连接部进入所述光波导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调光部,所述调光部被配置为破坏所述匀光部中全反射传播光线的全反射条件,以使在所述匀光部中传输的光线可以进入所述光波导元件。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被配置为将所述匀光部中的光线反射进所述光波导元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元件包括光耦出部,所述光耦出部包括沿所述出光面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光耦出子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元件还包括波导介质,所述光耦出部包括位于所述波导介质中的透反元件阵列,所述透反元件阵列的各透反元件被配置为将传播至所述透反元件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出所述光波导元件,且透射所述光线的另一部分。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反元件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光线在所述出光面发生全反射的全反射临界角之和在60
°
~120
°
范围内。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元件阵列中沿所述出光面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透反元件的反射率在所述光线的传播方向上逐渐增大或呈区域性地逐渐增大;和/或所述透反元件阵列中沿所述出光面的所述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透反元件的排列密度逐渐增大或呈区域性地逐渐增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元件阵列包括的所述多个透反元件中的至少部分透反元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光源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子光源,所述多个子光源被配置为发出进入所述至少部分透反元件的光线。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元件阵列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军,方涛,徐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