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63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包括:隔离固定块,其中心位置设有一安装通孔,其外围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插端;若干个种植模块,布设于所述隔离固定块的外围;并且每个种植模块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结构,每个种植模块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插端;其中,任意相邻两种植模块以及种植模块与隔离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各自所带的承端与插端组装;自动调节取样装置,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其上设有中心检测区域;浮力装置,安装于种植模块上,并布设于整个生态浮岛的边角处。其用于实现在结合河道水位的情况下进行水质数据采集。质数据采集。质数据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生态浮岛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生态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水生态治理行业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河网治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河道水体显著提升,但是多年的整治经验告诫我们,河道生态治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0003]常见的水质提升手段有生态浮岛、生物转盘、曝气增氧等,其中生态浮岛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措施。生态浮岛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同时兼具景观提升效果。
[0004]而本申请人在对现有技术中的生态浮岛进行应用时发现:
[0005]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各类信息技术在原有的生态浮岛上实现应用,如在浮岛上增加动力设施,实现遥控控制;在浮岛上增加传感器,检测水温、溶解氧等基本指标;甚至安装更多水质指标检测设备等。以上设施虽将生态浮岛智能化,但却忽略了生态浮岛本质功能,水质数据采集检测效果未考虑水位状况,不能稳定在河道设置,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用于实现在结合河道水位的情况下进行水质数据采集。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包括:
[0008]隔离固定块,其中心位置设有一安装通孔,其外围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插端;
[0009]若干个种植模块,布设于所述隔离固定块的外围;并且每个种植模块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结构,每个种植模块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插端;其中,任意相邻两种植模块以及种植模块与隔离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各自所带的承端与插端组装;
[0010]自动调节取样装置,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其上设有中心检测区域;
[0011]浮力装置,安装于种植模块上,并布设于整个生态浮岛的边角处。
[0012]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固定块为中空结构。
[0013]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固定块的底面设有压力传感器。
[0014]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种植模块为中空结构。
[0015]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调节取样装置包括:
[0016]底座;
[0017]伸缩滑杆,被所述底座支撑,并在外力作用下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
[0018]固定装置,被所述伸缩滑杆固定,并用于悬挂吊放水质传感器;
[0019]其中,所述伸缩滑杆能沿所述安装通孔进行自身轴向方向的滑动。
[0020]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检测区域设于所述固定装置的顶面。
[0021]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固定块采用PVC材质。
[0022]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种植模块采用PVC材质。
[0023]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力装置包括自下而上布设的第三调节区、第二调节区以及第一调节区;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区、所述第二调节区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区上分别设有进水阀门。
[0024]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区、所述第二调节区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区上均设有至少一承端与至少一插端,相邻两调节区之间通过承端与插端进行连接。
[0025]有益效果:
[00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生态浮岛,集成多个模块,实现生态浮岛在不同河道水位条件下的稳定取样,保证后续水体检测指标的准确性;通过可调节浮力装置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调节浮岛的沉入高低,保障植物生存环境,同时提升浮岛整体的抗风浪稳定性;安装压力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装置,通过中心检测区域的分析处理实现生态浮岛的智慧化。本技术的智慧生态浮岛植物生长环境良好,水质监测数据真实稳定,装置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综合效益显著。
[0027]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28]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29]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30]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侧面设计结构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种植模块结构图。
[0033]图4

1为本技术自动调节取样装置结构状态一示意图。
[0034]图4

2为本技术自动调节取样装置结构状态二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可调节浮力装置结构图。
[0036]图中,1、种植模块;2、隔离固定块;3、自动调节取样装置;4、中心检测区域;5、浮力装置。
[0037]11、圆柱形贯通结构;12、花盆;13、插端;14、承端;
[0038]21、压力传感器
[0039]31、套筒;32、伸缩滑杆;33、水质传感器。
[0040]51、第一调节区;52、第二调节区;53、第三调节区;54、连接装置;55、进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42]如图1

2所示的一种智慧生态浮岛,本申请整体从四周至中间部位依次为种植模块1、隔离固定块2、自动调节取样装置3与中心检测区域4;另外生态浮岛周边安装有可调节的浮力装置5。所有模块之间采用承端与插端组装,为了保证安装的匹配度,本文所有的承端采用同一结构和尺寸;所有的插端采用同一结构和尺寸。
[0043]本申请的整体思路为提供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包括:隔离固定块2,其中心位置设有一安装通孔,其外围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插端;自动调节取样装置3,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其上设有中心检测区域4。若干个种植模块1,布设于所述隔离固定块2的外围;并且每个种植模块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结构,每个种植模块1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承端14、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固定块,其中心位置设有一安装通孔,其外围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插端;若干个种植模块,布设于所述隔离固定块的外围;并且每个种植模块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贯通结构,每个种植模块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承端、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插端;其中,任意相邻两种植模块以及种植模块与隔离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各自所带的承端与插端组装;自动调节取样装置,设于所述安装通孔中,其上设有中心检测区域;浮力装置,安装于种植模块上,并布设于整个生态浮岛的边角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固定块为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固定块的底面设有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模块为中空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取样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龙张瑞斌奚道国王乐阳陈凡张燕李婧沈田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