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陆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342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陆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其核心是采用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实现中继设备(母船)与陆地终端之间的双向通信,充分利用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各项优点性能,提高水陆通信的便捷性和精准度。进一步,将电缆有线通信+RIS无线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与可重构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相结合),构成水陆终端之间的完整通信链条,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建设简单,成本低,信息交互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陆终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陆终端的无线通信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海洋面积辽阔,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随着人类了解及开发海洋的步伐逐渐加快,水陆进行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示例的,在海洋科学考察活动中、海洋环境监测活动中、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活动中、渔业资源捕捞活动中等,水下终端(S)(如水下机器人、水下传感器等)与水面母船、以及陆地终端(D)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无线的、可靠的、有较好保密性的双向信息传输方式,以传输文字、声音、图像、控制信号等信息。
[0003]目前主流的水陆通信有A水声通信和B水下光无线通信。其中,A:水声信道是无线通信领域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信道,是由声波在海洋中传播时受到海面的波浪起伏、海底的分层不均匀和不平整、以及海水介质的非均匀性所产生的散射、折射效应而造成的。但是,1、其带宽资源有限:在无线电通信中,能够使用的频段范围为2 kHz—3000 GHz,声波(超声波)的最高频率也可以达到5 GHz或更高,然而当应用到水声通信中时,其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陆终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水下终端(S),发送数据信号至中继设备(T);S2:所述中继设备(T)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并发送至可重构智能反射面;S3: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反射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将反射调节后的所述数据信号,发送至陆地终端(D);或S1

:所述陆地终端(D),发送数据信号至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S2

: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并反射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将反射调节后的所述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中继设备(T);S3

:所述中继设备(T),接收所述反射调节后的所述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水下终端(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反射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包括:S31: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达到最大幅度;S32: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相位,定向发送至所述陆地终端(D);步骤S2

中,反射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包括:S21

: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幅度,达到最大幅度;S22

:调节所述数据信号的相位,定向发送至所述中继设备(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包括:S31a:根据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中继设备(T)至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之间的衰落信道为;S31b:根据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至所述陆地终端(D)之间的衰落信道为;S31c:控制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每个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中,满足,使得所述陆地终端(D)接收的信号达到最大幅度;所述步骤S31

,包括:S21

a:根据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陆地终端(D)至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之间的衰落信道为;S21

b:根据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性能参数,确定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至所述中继设备(T)之间的衰落信道为;S21

c:控制所述可重构智能反射面(RIS)的每个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中,满足,使得所述中继设备(T)接收的信号达到最大幅度;其中,、分别为信道的幅度和相位,、分别为信道的幅度和相位,为可重构智能反射面的每个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的相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包括:S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胡彦彬陈生海马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龙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