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湜玮专利>正文

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41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8
一种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通过对机翼的复式结构设计,使机翼在改善结构后,扑动时具备二种或多种形态,一种镂空使其风阻可以大大降低,一种机翼充分填充,优化机翼的升力,提高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率,且机翼具备一定的刚性结构和弧面结构,可与涡扇等共同工作,当飞行速度提升时,机翼具备自然的升力,充分优化巡航速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的
,可应用于无人机、载人机、单人飞行器等多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发展的多种类型飞行器,主要分为固定翼、旋翼、扑翼。固定翼在高速远程巡航飞行中优势明显,但无法很好的实现悬停和低速飞行;旋翼具有悬停和低速飞行能力,但飞行效率较低安全性差,且需要克服反扭矩等问题。此两种方式虽然缺点明显,但因其优点突出,普遍用于现有的飞行器中。
[0003]扑翼,又称振翼、拍动翼等,其最早通过仿生学,由机翼的摆动产生升力,但因为昆虫的翅膀具备旋转、扭曲变形等人类机械无法做到的动作,用来抵消,所以扑翼近些年发展迟缓,却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0004]现有扑翼飞行器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扑翼机翼面为整体构型,机翼由于没有骨架支撑,导致机翼柔性过大,扑翼机的性能下降;第二种:扑翼机翼面为蒙皮碳杆构型,采用碳杆为机翼框架结构再以蒙皮覆盖,此类设计缺乏柔性,升力效果较差。
[0005]无论二种中任一种,扑翼的结构主要为单一的整体固定翼面,缺乏翼刀、垂尾,其运动中翼面上升风阻大的缺点都是难以规避的,单薄的机翼无法与其它动力系统搭配,也是造成了其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通过对机翼的复式结构设计,使机翼在改善结构后,扑动时具备二种或多种形态,一种镂空使其风阻可以大大降低,一种机翼充分填充,优化机翼的升力,提高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率,且机翼具备一定的刚性结构和弧面结构,可与涡扇等共同工作,当飞行速度提升时,机翼具备自然的升力,充分优化巡航速度。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完全不同于原有扑翼的单层架构,本专利技术机翼结构为单或多组的复式机翼,机翼设计为多层机翼、具备可移动内膜机翼、具备复式空气通道机翼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连接传控系统进行往复运动和/或扑动、扇动,并可优选地,通过变速器、差速器、共轴推进,搭配使用涡式推进器、传感器及控制器、智能控制装置等。
[0008]所述多层机翼(1),由单或多组的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网状机翼,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层与层的机翼间和/或组与组的机翼间通过柔性材质、弹性材质和/或可旋转的叶片连接,并具有柔性、弹性和/或可旋转的机翼间支撑(15),层与层的机翼由旋转轴承及连接杆互连,机翼前部具有整流罩,层与层的机翼和/或组与组的机翼互相间位置状态由舵机、转向机和/或其他机械方式调节。
[0009]所述可移动内膜机翼(2),由单或多组的单或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网状结构和/或框架结构,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网状结构和/或框架结构上具有可移动的柔性材质、弹性材质和/或可折叠材质作为机翼内膜,机翼内膜固定或可拆卸固定在机翼一端,并在单机翼的一端与另一端间移动或展开、收缩,或机翼与机翼间移动,机翼前部具有弧形结构获得额外升力,并装有具备驱动力或自然滑动的滑轨结构,及滑轨、机身和/或机翼框架、机翼网状结构上具备机械和/或电磁、气动的固定和/或阀门式固定装置,优选地,机翼内膜具备配重块,用于使滑动更流畅。
[0010]所述复式空气通道机翼(3),由单或多组的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机翼构成,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机翼可由网状结构或框架结构构成,机翼内装有固定或可转动的单向阀、控制飞行器头部、腹部或机身其他位置进气或充气及机翼放气的电磁阀、可转动附着于机翼结构的叶片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机翼前部具有弧形结构获得额外升力。
[0011]所述传控系统(4),由单或多组的传动轴、球头、转向杆、减速电机、调节滑块角度电机、齿轮组、舵机、变速器、离合器、差速器、电流电压空压控制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用于连接及控制滑块、机翼、动力装置和/或涡式推进器,通过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及调节角度,并可通过制动装置对差速器及其它装置进行制动。
[0012]所述涡式推进器(5),由单或多组的涡轮、涡扇、涡喷、螺旋、喷气式驱动装置和/或由传控系统连接动力装置的螺旋结构构成,通过传控系统进行控制和/或调节,安装于机身、机尾和/或机翼旁。
[0013]所述传感器及控制器(6),由单或多组的空气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速管、静压孔、压力传感器、迎角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驱动传感器、多轴传感器、动作传感器、手势传感器、视频采集、语音采集、定位系统、卫星定位、信号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构成,安装于机身和/或使用者、使用者设备,与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连接和/或控制。
[0014]所述辅助系统(7),由单或多组的负载扩展仓(架)、灯光系统、起落系统、控制器、翼刀、尾翼、襟翼和/或垂直翼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构成,其中负载扩展仓(架)通过将物品、装置和/或人员外挂、固定、集成等方式安装在机身,实现负载及操控;灯光系统由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和/或反光装置、夜光装置,通过固定和/或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和/或内置,优选地,手动控制及可连接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及主动控制;起落系统由安装在机身腹部的轮式起落架、固定起落架、弹性装置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构成,通过固定和/或可拆卸安装于机身上和/或内置,优选地,可连接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及主动控制;控制器安装于机身或负载扩展仓(架),通过方向舵、操纵杆等方式,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控制飞行器、连接智能控制装置和/或本专利技术其他部件;单或多组的翼刀、尾翼、襟翼和/或垂直翼安装于机翼和/或机尾,优选地,可连接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自动及主动控制。
[0015]所述智能控制装置(8),由单或多组安装固定或可拆卸在机身内和/或其他电子设备、控制设备、远端控制器等,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无线数据传输、数据接口与本专利技术各部分和/或使用者、其他飞行设备、其他电子设备、控制器、云端相连接来采集数据、发送数据、传输和/或控制,以及各个设备和/或人员间的通信,并通过操控设备、程序设定、AI智能、语音
识别、视频识别、手势识别对传控系统(4)、辅助系统(7)及本专利技术其他部分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扑翼为多层机翼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扑翼为多层机翼运转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扑翼为可移动内膜机翼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扑翼为可移动内膜机翼运转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扑翼为复式空气通道机翼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扑翼及涡扇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之一实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多层机翼,2、可移动内膜机翼,3、复式空气通道机翼,4、传控系统,5、涡式推进器,6、传感器及控制器,7、辅助系统,8、智能控制装置,11、机翼网状框,12、机翼间连接膜,13、主机翼驱动连接,14、副机翼连接,15、机翼间支撑,16、机翼组角度调节,17、可变角度驱动,21、柔性机翼内膜,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对扑翼的机翼进行复式的设计,使用多层机翼(1),可移动内膜机翼(2),复式空气通道机翼(3)之一或多者组合的结构,优化飞行器空气动力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机翼(1),由单或多组的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网状机翼,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层与层的机翼间和/或组与组的机翼间通过柔性材质、弹性材质和/或可旋转的叶片连接,并具有柔性、弹性和/或可旋转的机翼间支撑(15),层与层的机翼由旋转轴承及连接杆互连,机翼前部具有整流罩,层与层的机翼和/或组与组的机翼互相间位置状态由舵机、转向机和/或其他机械方式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内膜机翼(2),由单或多组的单或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网状结构和/或框架结构,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网状结构和/或框架结构上具有可移动的柔性材质、弹性材质和/或可折叠材质作为机翼内膜,机翼内膜固定或可拆卸固定在机翼一端,并在单机翼的一端与另一端间移动或展开、收缩,或机翼与机翼间移动,机翼前部具有弧形结构获得额外升力,并装有具备驱动力或自然滑动的滑轨结构,及滑轨、机身和/或机翼框架、机翼网状结构上具备机械和/或电磁、气动的固定和/或阀门式固定装置,优选地,机翼内膜具备配重块,用于使滑动更流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式空气通道机翼(3),由单或多组的多层的平面和/或弧面的机翼构成,机翼与机身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机翼连接传控系统由固定或可变角度的滑块驱动,机翼可由网状结构或框架结构构成,机翼内装有固定或可转动的单向阀、控制飞行器头部、腹部或机身其他位置进气或充气及机翼放气的电磁阀、可转动附着于机翼结构的叶片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机翼前部具有弧形结构获得额外升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控系统(4),由单或多组的传动轴、球头、转向杆、减速电机、调节滑块角度电机、齿轮组、舵机、变速器、离合器、差速器、电流电压空压控制以上之一或多者组合,用于连接及控制滑块、机翼、动力装置和/或涡式推进器,通过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及调节角度,并可通过制动装置对差速器及其它装置进行制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式扑翼结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式推进器(5),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四C三三零二
申请(专利权)人:江湜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