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
[0001]本专利涉及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属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铁塔在组立完毕后极限承载能力便已确定,但是随着标准的改变,要求的提高,以及使用过程中角钢构件的锈蚀,输电线路铁塔的极限承载力能力会降低,会导致输电线路铁塔难以满足现行规范规程及新的使用条件要求。铁塔地线支架及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部位通常为单面连接单肢传力构件,由于杆端非全部直接传力造成而剪切滞后和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根据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
2017)7.1.3条在强度计算时其截面面积需要考虑折减,进而导致单肢传力构件节点处构件承载能力小于杆件本身,因而改善构件节点传力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该构件整体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在不进行铁塔原构件更换的础上,提高铁塔构件本身的承载能力,使铁塔构件承载能力满足新的使用要求,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先分别计算地线支架(2)和导线横担(3)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所受最大轴力设计值,然后对地线支架(2)和导线横担(3)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承载能力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进行判定,并对不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铁塔进行复核,最后对满足复核结果的铁塔进行增设短角钢(6)和螺栓(7)的改造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其特征在于,地线支架(2)和导线横担(3)上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所受最大轴力设计值计算方法均为:先计算出铁塔的电气荷载效应,然后按照空间桁架模型和结构力学计算铁塔内力分布情况,得出地线支架(2)和导线横担(3)上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所受最大轴力设计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其特征在于,铁塔的电气荷载效应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 5551
‑
2018)中的规定,并结合铁塔实际使用条件和新规划使用要求计算出铁塔在各种工况组合下的电气荷载效应;铁塔实际使用条件包括呼高、转角度数、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导地线安全系数、设计覆冰和设计风速;新规划使用要求包括转角度数、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导地线安全系数、设计覆冰和设计风速;各种工况包括大风、覆冰、不均匀覆冰、低温、断线、安装及年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加固改造办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
2017)及《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
‑
2012)判定地线支架(2)和导线横担(3)承载能力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判定公式如下:式中:N为地线支架(2)或导线横担(3)上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所受最大轴力设计值;A
n
为地线支架(2)或导线横担(3)上与塔身(1)相连的主材(4)净截面积,已扣除螺栓孔洞削弱截面影响;f
u
为钢材抗拉强度最小值;θ为单肢传力危险截面面积削弱影响系数,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
2017)标准,θ取值为0.85;μ为单面连接材料强度折减系数,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
2017)及《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
‑
2012)标准,μ取值为0.85;当将铁塔的参数代入不等式,不等式左端小于右端时,则铁塔的地线支架(2)或导线横担(3)上的主材(4)承载能力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即铁塔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当不等式左端大于右端时,则地线支架(2)或导线横担(3)上的主材(4)构件屈服,铁塔的地线支架(2)或导线横担(3)上的主材(4)承载能力不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即铁塔不满足实际使用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肢传力提升铁塔构件承载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卜,毛先胤,马晓红,曾华荣,班国邦,戴万武,李玉芬,胡定林,袁勇,付同福,张露松,杨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