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23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6
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了厌氧氨氧化技术中厌氧氨氧化启动时间长、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的问题。方法:启动气泵,通过曝气器对混合废水进行曝气,并调节混合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关闭气泵;通过PLC控制底物浓度测定装置对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进行测定,当亚硝酸根与铵根离子的比例低于1.1时,PLC自动控制营养物质添加口向反应罐中加入营养物质,继续运行,当反应罐内的厌氧氨氧化反应结束后,关闭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该技术不需要氧气和外源有机物,且污泥产率低,是一项应用潜力较大且“绿色”的工艺。
[0003]虽然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各类优点显著,但同样存在缺点。厌氧氨氧化菌倍增周期长,对环境中的温度、pH、溶解氧和有机物等条件很敏感,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难以获得富集培养物。因此,研究厌氧氨氧化菌高效富集及持续培养的运行装置,对于推动该脱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4]专利CN105923794A公开了一种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方法,通过考察ABR、SBR和MBR反应器,以及不同接种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特性,利用MBR反应器接种90%的硝化污泥和10%的厌氧颗粒污泥的混合污泥,实现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目的。可见,如何进一步缩短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增值周期,对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实际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专利CN201510087947.5公开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多相混培物的淹没式喷射回流快速扩增培养装置,属于一种细菌多相混培物的快速扩增培养装置,主要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增殖缓慢,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快速扩增培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的颗粒污泥培养区内仅有水的射流回流,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速度依然十分有限。
[000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6](1)传统工艺在进行厌氧氨氧化颗粒快速富集培养时,需要补充有机碳源,污泥产量大,污泥处置费用高,设备运行过程容易造成菌种流失,不利于菌种富集。
[0007](2)传统厌氧氨氧化工艺中使用的厌氧氨氧化菌生长较为缓慢,并且对环境条件较为敏感,导致整个工艺的效率并不稳定,限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0008](3)厌氧氨氧化菌倍增周期长,对环境中的温度、pH、溶解氧和有机物等条件很敏感,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难以获得富集培养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0010]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包括反应罐、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气泵、曝气器、搅拌器、填料装置、底物浓度测定装置、PLC和电机;
[0011]所述反应罐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营养物质添加口,反应罐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由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组成,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连接,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反应罐内的上方;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
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搅拌器连接;反应罐内的下方设置有底物浓度测定装置;反应罐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器,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曝气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曝气器的上方设置有填料装置;反应罐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PLC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营养物质添加口和底物浓度测定装置电连接。
[0012]利用上述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13]一、将硝化污泥和反硝化污泥混合,同时加入硅藻土和珠光体,充分混合后,得到活性污泥,所述硝化污泥、反硝化污泥、硅藻土与珠光体的体积比为3:1:1:1;通过进水口将模拟废水和活性污泥注入到反应罐中,填料装置内设置有陶粒和泡沫;启动电机控制搅拌器转动,通过进水口向反应罐中加入菌种促生剂,并调节pH至6.7~8.3,在20~43℃的温度条件下运行,得到混合废水;
[0014]二、启动气泵,通过曝气器对混合废水进行曝气,并调节混合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关闭气泵;通过PLC控制底物浓度测定装置对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进行测定,当亚硝酸根与铵根离子的比例低于1.1时,PLC自动控制营养物质添加口向反应罐中加入营养物质,继续运行,通过PLC控制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对反应罐内的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进行检测,当反应罐内的厌氧氨氧化反应结束后,关闭电机,完成模拟废水的处理,所述的营养物质与活性污泥的体积比为2:1。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以载体SBR启动厌氧氨氧化,通过接种适当比例的稳定运行多年的工业废水处理厂缺氧反硝化池活性污泥和城市污泥处理厂硝化污泥,并通过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使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富集更多的厌氧氨氧化细菌,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实现了快速增殖厌氧氨氧化的目的,解决了厌氧氨氧化技术中厌氧氨氧化启动时间长、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厌氧氨氧化污泥持有量,并利于培养颗粒污泥,从而实现厌氧氨氧化的短期迅速富集,最终实现系统的良好脱氮性能。
[0017](2)本专利技术加入了污泥调理剂和菌种促生剂,使得菌种生长和富集的效率大幅度提升,缩短了污泥停留时间,使得氨氮有效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0018](3)本专利技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氮素脱除,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过程中可直接将氨氮用作反硝化反应的电子供体,因此不需要外加有机碳源,也无需供氧能耗。
[0019](4)本专利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操作便捷、容积利用率高、生物持有量高及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为进水口,2为出水口,3为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4为营养物质添加口,5为气泵,6为曝气器,7为搅拌器,8为排泥口,9为填料装置,10为反应罐,11为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2为PLC,13为电机。
[0022]图2为实施例2利用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包括反应罐10、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3、气泵5、曝气器6、搅拌器7、填料装置9、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1、PLC 12和电机13;
[0024]所述反应罐10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和营养物质添加口4,反应罐10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2;所述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3由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组成,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连接,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反应罐10内的上方;反应罐1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电机13通过联轴器与搅拌器7连接;反应罐10内的下方设置有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1;反应罐10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器6,所述气泵5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曝气器6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曝气器6的上方设置有填料装置9;反应罐10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的底部设有排泥口8;所述PLC 12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罐(10)、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3)、气泵(5)、曝气器(6)、搅拌器(7)、填料装置(9)、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1)、PLC(12)和电机(13);所述反应罐(10)上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和营养物质添加口(4),反应罐(10)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2);所述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3)由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组成,信号接收端与感应探头连接,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反应罐(10)内的上方;反应罐(10)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电机(13)通过联轴器与搅拌器(7)连接;反应罐(10)内的下方设置有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1);反应罐(10)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器(6),所述气泵(5)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曝气器(6)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曝气器(6)的上方设置有填料装置(9);反应罐(10)的下部为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的底部设有排泥口(8);所述PLC(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气体产量及生成速率检测装置(3)、营养物质添加口(4)和底物浓度测定装置(1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装置(9)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为陶粒和泡沫,所述的陶粒与泡沫的体积比为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处设有出水滤膜,所述的出水滤膜的孔径为0.45μm。4.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富集红菌的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硝化污泥和反硝化污泥混合,同时加入硅藻土和珠光体,充分混合后,得到活性污泥,所述硝化污泥、反硝化污泥、硅藻土与珠光体的体积比为3:1:1:1;通过进水口(1)将模拟废水和活性污泥注入到反应罐(10)中,填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文赵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红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