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0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所述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架,可折叠的翻转装置,用于采集海底沉积物的取样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可折叠的主架体,分别安装在主架体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框。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框上的驱动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的翻转板。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翻转板上的传动组件,安装在传动组件上且用于采集多个深度海底沉积物的采样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海底沉积物的采样装置,该结构解决了现有沉积物不能多点、多个深度采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采样装置普遍为固定结构,不可调节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勘探
,具体涉及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底沉积物的分析测试是海洋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资源勘查还是环境评价均离不开相关样品的分析测试。获取足量且多样的样品是保证分析测试质量的关键,但是现有的浅海沉积物采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能同时完成沉积物多点、多个深度的样品采集,需要多次潜入海底重复采样,同时从海底到海面过程中,由于海水冲洗极易造成样品损失,从而无法满足取样要求;二是现有采样装置普遍为固定结构,不可调节,为了扩大一次采样的范围,会扩大采样装置体积,在采样装置四周都布置采样管,但体积的增加导致采样装置的收纳搬运都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架,可折叠的翻转装置,用于采集海底沉积物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4]所述支撑架包括可折叠的主架体,分别安装在主架体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支撑架(100),可折叠的翻转装置(200),用于采集海底沉积物的取样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包括可折叠的主架体(101),分别安装在主架体(101)左右两侧的一对支撑框(102);所述翻转装置(200)包括安装在支撑框(102)上的驱动组件(201),安装在驱动组件(201)上的翻转板(202);所述取样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翻转板(202)上的传动组件(301),安装在传动组件(301)上且用于采集多个深度海底沉积物的采样结构(3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01)包括立架(103),关于立架(103)左右对称分布且为U形结构的一对支架(104),一端与支架(104)铰接且可上下转动的过渡架A(105),一端与过渡架A(105)铰接且另一端与立架(103)铰接、与过渡架A(105)关于铰接点对称的过渡架B(106),一端与支架(104)铰接且分别位于支架(104)前后两侧的一对过渡杆A(107),两个过渡杆A(107)关于支架(104)前后对称,过渡杆A(107)可前后转动,安装在过渡杆A(107)上且位于过渡杆A(107)远离支架(104)一端的支柱A(109),一端与立架(103)铰接且分别位于立架(103)前后两侧的一对过渡杆B(108),两个过渡杆B(108)关于支架(104)前后对称,过渡杆B(108)可前后转动,安装在过渡杆B(108)上且位于过渡杆B(108)远离立架(103)一端的支柱B(110),支柱A(109)与支柱B(110)铰接,安装在支架(104)上且伸缩杆与立架(103)连接的调节电动推杆(111),支撑框(102)安装在支架(104)顶部,支撑框(102)为U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A(109)、支柱B(110)、支架(104)、立架(103)底部均为尖锥形;过渡杆A(107)、过渡杆B(108)、过渡架A(105)、过渡架B(106)长度均为L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200)为多个,翻转装置(200)分别安装在支撑框(102)前后两侧,翻转装置(200)关于支撑框(102)左右对称地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可调节浅海礁石区域海底沉积物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1)包括通过安装在支撑框(102)顶部的横柱(203),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横柱(203)上且沿X方向分布的第一轴(204)、第二轴(205)、第三轴(206),第一轴(204)位于横柱(203)远离支架(104)一端,安装在横柱(203)上且输出轴与第一轴(204)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轴(204)上的第一驱动齿轮(207),安装在第二轴(205)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208),安装在第三轴(206)上且与第二驱动齿轮(208)啮合的第三驱动齿轮(209),一端安装在第一轴(204)上的驱动杆A(210),一端安装在第一轴(204)上且与驱动杆A(210)之间的夹角为180
°
的驱动杆B(211),驱动杆B(211)位于驱动杆A(210)后侧,一端安装在第三轴(206)上且始终与驱动杆A(210)平行的驱动杆C(212),驱动杆C(212)位于驱动杆A(210)后侧,安装在驱动杆C(212)上且位于驱动杆C(212)远离第三轴(206)一端的第四驱动齿轮(213),一端与驱动杆A(210)铰接且为L形结构的驱动杆D(214),驱动杆弯折位置处与第四驱动齿轮(213)圆心处铰接,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驱动杆D(214)上且位于驱动杆D(214)远离驱动杆A(210)一端的第五驱动齿轮(215),第五驱动齿轮(215)与第四驱动齿轮(213)啮合,安装在第五驱动齿轮(215)上且为L形结构的支撑臂
(216),翻转板(202)安装在支撑臂(216)上。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玫赵沧海程传国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