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治疗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01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穴位治疗巾,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治疗巾本体,治疗巾本体为长方形或十字形的织物,治疗巾本体上开设有穴位孔,穴位孔包括中心孔和定位孔,中心孔位于治疗巾本体的中部,定位孔以中心孔为基准,呈十字形分布,分别分布在中心孔的前后左右,中心孔对应人体神阙穴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辅助人艾灸时的精准认穴,定位准确,艾灸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穴位治疗巾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是一种应用于辅助艾灸的穴位治疗巾。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根据我国传统治疗原理(中医)发展而来的治疗手段,通过将以艾绒制作的艾条或艾柱悬置或放置在人体的穴道处或特定部位点燃,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道,从而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0003]但是,如果期望艾灸能够达到其目的,那就需要实施人员能够精准的认穴,只有艾灸实施在了特定的准确位置,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如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不仅仅会出现基本无效的情况,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总所周知,根据中医理论的灸疗,不管是艾灸还是针灸,都是按照经络针对性的对特定的相关联的穴位进行刺激,才能实现协同作用的效果,否则可能会带来伤经络伤器官的问题。因此,精准的认穴对于艾灸疗法非常重要,而这需要专项学习和大量的经验作为基础。
[0004]对于一些疾病的预后护理,或者慢性病的长期护理,有时候需要长期的艾灸治疗,这种状况难以完全依靠医院进行,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还需要患者来回转场,这对部分需要静养的患者相当不利,很多医院都会建议由患者家属来居家实施艾灸,但是艾灸对认穴的高要求是另一个问题。
[0005]为了辅助认穴,现有专利《经穴服》,申请号为2010105354269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将人体表面看不见的穴位、经络、反射区、全息穴区等反应点、反应区域标示在服装表面,解决了普通人寻找经络穴位困难的问题,帮助人们比较准确地使用穴位、经络等反应点、反应区域来进行保健、治疗。现有专利《简易穴位寻找装置及使用方法》,申请号为201104862044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套装甲,包括肩甲、腰带、护膝及胸甲,肩甲绑在人体肩膀位置,腰带绑在人体腰间,护膝绑在人体腿部,胸甲穿戴在人体胸前位置,其中胸甲包括甲体B、与甲体B一端连接的固定带A、与甲体B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带B、与甲体顶部连接的吊带、位于甲体B上的神阙穴定位块、位于甲体B上的关元穴定位块、位于甲体B上的气海穴定位块、位于甲体B上的中脘穴定位块及位于甲体B上的檀中穴定位块。两个现有专利存在同一个问题,就是无法保证指定的部位与人体皮肤的贴合,这使得对穴位的标定会存在偏差,同时,这两个现有技术均未涉及定位对正的方式。
[0006]另外,由于中医疗法中选用的长度单位寸为同身寸,每人的标准均存在偏差,这都为患者的定位认穴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0007]因此,现在的医护领域仍需要更加方便有效的方案来帮助人们精准认穴,用以辅助艾灸的正常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穴位治疗巾。
[0009]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穴位治疗巾,包括治疗巾本体,治疗巾本体为长方形或十字形的织物,治疗巾本体上开设有穴位孔,穴位孔包括中心孔和定位孔,中心孔位于治疗巾本体的中部,定位孔以中心孔为基准,呈十字形分布,分别分布在中心孔的前后左右,中心孔对应人体神阙穴位。
[0011]在本技术中,所述穴位孔处设置有孔盖,孔盖可分离的覆盖在穴位孔上方,孔盖上标注有对应穴位名称。
[0012]进一步的,所述孔盖处设置有牵引机构,孔盖通过牵引机构实现对穴位孔的封闭和开启,牵引机构包括孔盖至少一侧的牵引绳,孔盖对应侧的侧边卷曲成中空管状的活动管,活动管为可伸缩的柔性结构,活动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球,活动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空管状的穿管,穿管埋设在治疗巾本体内,牵引绳穿设过活动管、定位球和穿管,牵引绳分别与活动管和穿管活动连接,与定位球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有两组,分别对应穴位孔十字形排列的横竖两组,牵引绳的端头超出治疗巾本体,并在端头处设置为拉环。
[0014]在本技术中,所述定位孔有6个,其中中心孔的前方有2个,中心孔的后方有2个,中心孔的左右两侧各有1个,位于中心孔前方的两个定位孔与中心孔在一条直线上,且间距2寸,中心孔左右两侧的定位孔与中心孔在一条直线上,且间距2寸,中心孔后方的两个定位孔与中心孔在一条直线上,且间距1.5寸。
[0015]进一步的,从前到后呈一条直线的穴位孔分别对应的人体穴位为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神阙两侧分别为两侧天枢。
[0016]在本技术中,所述治疗巾本体的边缘处或下侧面设置有可粘附人体皮肤的胶带,避免患者的活动引起穴位治疗巾的偏移。
[0017]在本技术中,所述治疗巾本体的上表面为阻燃面料。
[0018]在本技术中,采用神阙对应的中心孔作为整个穴位治疗巾的对正点,由于神阙的位置在人体的脐部,是天然的定位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和可操作性,在对正点明确的情况下,根据实际距离即可轻松定位附近的其它穴位。于此同时,本申请涉及到了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穴位:
[0019]神阙,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0020]天枢,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的功效;
[0021]气海,属任脉,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道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隔姜灸;
[0022]关元,属任脉,为小肠募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可调节内分泌,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0023]中脘,属任脉,为胃募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用于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0024]下脘,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穴位治疗巾,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巾本体,治疗巾本体为长方形或十字形的织物,治疗巾本体上开设有穴位孔,穴位孔包括中心孔和定位孔,中心孔位于治疗巾本体的中部,定位孔以中心孔为基准,呈十字形分布,分别分布在中心孔的前后左右,中心孔对应人体神阙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治疗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孔处设置有孔盖,孔盖可分离的覆盖在穴位孔上方,孔盖上标注有对应穴位名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穴位治疗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处设置有牵引机构,孔盖通过牵引机构实现对穴位孔的封闭和开启,牵引机构包括孔盖至少一侧的牵引绳,孔盖对应侧的侧边卷曲成中空管状的活动管,活动管为可伸缩的柔性结构,活动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球,活动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空管状的穿管,穿管埋设在治疗巾本体内,牵引绳穿设过活动管、定位球和穿管,牵引绳分别与活动管和穿管活动连接,与定位球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珊刘萍洪盼盼冯志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