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施规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动私家乘用车的出行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针对其涉及到的充电设施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既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城市的职能区域划分与功能定位,还有考虑区域配电网的承载能力等区域电网特点和负荷需求。
[0003]然而,现有的电动私家乘用车的充电设施规模规划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方法以比值外推的方法,如车桩比等规划模型,该类方法存在无法考虑配电网承载力及其城市功能区的需求特点等问题,使得规划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另一类方法则基于优化模型的方法,该类方法存在模型复杂、求解规模大、维数低、效率低等问题,距离实用尚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考虑配电网承载力的基础上降低规划模型的复杂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配电网规划方法对待规划土地进行网格化和功能属性划分,得到多个不同功能属性的网格化土地;获取各个所述网格化土地规划年的网格面积、配电网负荷数据和配电容量;根据各个所述网格化土地的功能属性、所述网格面积、所述配电网负荷数据和配电容量确定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和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根据不同功能属性的所述网格化土地,确定设定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根据所述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所述设定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确定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根据所述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和所述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确定所述网格化土地的充电设施扩充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re,j
=(E
j
‑
L
max,j
)/V
j
其中,ρ
re,j
为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E
j
为网格j配变容量,L
max,j
为网格j平均最大负荷,V
j
为网格j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pv,j
=D
pv,j
/V
j
其中,ρ
pv,j
为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D
pv,j
为网格j负荷峰谷差,V
j
为网格j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ρ
ch,j
为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P
i
为充电设施i的充电功率,η为充电同时率,V
j
为网格j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的计算公式为:a=ρ
re,j
‑
ρ
ch,j
其中,a为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ρ
re,j
为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ρ
ch,j
为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私家乘用车充电设施容量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和所述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确定所述网格化土地的充电设施扩充容量,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设定可扩展充电设施密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网格剩余配变容量密度、所述网格平均峰谷差密度和所述设定同时率下的网格充电功率密度确定设定参数;判断所述设定参数是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张颖,杜柏楠,伏睿,唐林权,谢莉,杨舒云,孙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